1. 中国文字意义
辍 (chuò) 是一个形声字,其本义为中途停止、废止。在古文中,“辍”有多种含义,包括中止某一行为或动作,放下某物,甚至撤除某种事物。
以下是“辍”的主要释义:
- 中途停止:
例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表示停止耕作。
- 舍弃、放下:
如《芋老人传》中的“辍箸叹曰”,意为放下筷子叹息。
- 撤销或撤除:
例如“辍防”,指撤除防务。
- 取出、拿出:
如“辍俸”,指取出俸禄。
2. 字的读音和五行
拼音: chuò
笔画: 12
偏旁部首: 车
五行属性: 火
根据汉字五行理论,“辍”属火,象征热情、能量与行动力。
3. 起名中的意义
在起名中使用“辍”需要谨慎,因其本身有中途停止之意,可能暗示未能坚持到底的性格特征。然而,若结合其他具有积极意义的字词,可表达一种懂得适时放下、追求更高目标的智慧。例如:
- 辍行: 意味着暂停前行以反思方向。
- 辍思: 表示暂时停下思考,以便重新开始。
但需要注意的是,名字中使用“辍”时应避免负面联想,确保整体寓意正面。
4. 字典说明
“辍”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从“车”得声,表意为中途停止或废止。以下是详细的字典说明:
字源解释
本义: 中途停止、废止。
引申义: 放下、撤除、取出等。
详细解释
- 形声字: “辍”由“车”部和“卓”声构成。
- 同义: 停止、中断。
- 反义: 继续、不停。
常见用法包括:辍学(中途停止上学)、辍耕(停止耕作)等。
5. 中国古典解说
《说文解字》中记载:“辍,车小缺复合者。” 这一解释强调了“辍”最初源于车辆运行中的暂停行为。
《荀子·天论》中提到:“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意思是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议论而停止前进。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形象地描述了陈涉因无力继续耕作而感叹的情景。
6. 相关诗词内容
“辍”字在古代诗文中常用于描绘停止或放下的场景,以下是一些例子:
- 《汉书·高帝纪》: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描述刘邦因愤怒而停止进食。
- 《芋老人传》: “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 记录了一位老人因感慨人生而放下筷子。
7. 相关成语
含“辍”字的成语并不多见,但以下几例可供参考:
- 半途而辍: 指做事情未完成便停止。
- 辍耕垄上: 形容暂时放弃劳动,转而从事其他活动。
- 废寝辍食: 表示因专注某事而忘记休息与饮食。
8. 组词示例
以下列举20个含有“辍”字的词语:
- 辍学
- 辍耕
- 辍朝
- 辍笔
- 辍己
- 辍围
- 辍防
- 辍赠
- 辍止
- 辍工
- 辍役
- 辍业
- 辍练
- 辍席
- 辍课
- 辍俸
- 辍演
- 辍谈
- 辍饮
- 辍步
9. 总结
“辍”作为汉字之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表达中途停止或放下某事方面有着深刻意义。尽管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在命名或创作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负面联想。同时,“辍”也是许多成语和古文中的重要元素,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