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弊(pinyin: bì)是一个多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形声构造由“犬”和“敝”组成。本义为“仆”,意指向前倒下,后引申出多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析:
- 仆;向前倒下:如《说文》所言:“獘,茧顿仆也。”表示因某种原因而倒下。
- 倒毙;死亡:例如《国语·楚语》:“以弊于鄢。”此处表示某人或动物倒地身亡。
- 遮盖;遮挡:在《周礼》中,“弊”有遮蔽之意,如“八曰官计以弊邦治”。
- 判决;决定:如《史记·范蔡传》中提到的“弊御于诸侯”,表示裁决或判定。
- 欺诈行为;害处:现代汉语中,“弊”常常用于形容欺骗性的行为或者制度上的缺陷。例如“营私舞弊”、“弊端”。
2. 字在起名中的解析和意义
尽管“弊”本身带有负面含义,但在特定语境下使用时,可以表达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决心。然而,在名字的选择上通常不推荐使用此字,因为它容易引发负面联想,且不具备积极向上的寓意。因此,建议避免将“弊”用作名字中的主要部分。
3. 读音和五行属性
读音:弊 bì
笔画数:14 笔
部首:廾
五行:水
根据五行理论,“水”代表智慧、灵活、适应性强等特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弊”字本身的负面意义可能掩盖其五行所带来的潜在好处。
4. 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说文解字: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为仆,向前倒下。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寅集下〉【廾字部】页354第34:“弊”的定义包括恶、困、坏以及败等不同方面的解释,强调了该字的消极意义。
5. 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文辞:古籍中关于“弊”的记载多与不幸事件相关联,如战争失败后的士兵疲弊(《左传·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或是政治腐败导致的社会问题(《旧唐书·黄巢传》:“皆指目朝政之弊。”)。
集韵:除了基本的意义外,“弊”还可以指代事物的衰落或破旧状态,比如衣物破损、车马老旧等情况下的描述。
6. 诗词内容
由于“弊”一词多带负面含义,历史上直接以此为主题的诗词较少。但不少作品会提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端,通过批判来呼吁改革。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其《答司马谏议书》中提出要兴利除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对于改善社会现状的关注。
7. 相关成语
- 营私舞弊
- 积重难返的病弊
- 根治流弊
- 贪赃枉法的官场流弊
- 铲除一切阴暗角落里的腐弊
- 革故鼎新,去除陈规陋弊
- 揭露隐藏深处的丑恶现象
- 杜绝任何可能存在的欺瞒行为
- 清除所有影响公正公平的障碍
- 消除各种妨碍进步发展的束缚
8. 组词示例(20个词)
- 弊端
- 弊病
- 弊端
- 弊政
- 弊绝风清
- 弊漏
- 弊席
- 弊帚千金
- 弊孔
- 弊象
- 弊幸
- 弊狱
- 弊谋
- 弊事
- 弊人
- 弊世
- 弊民
- 弊法
- 弊法更张
- 弊法必改
9. 文章总结
综上所述,“弊”字虽然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但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较为局限,尤其不适合用于正面宣传或个人命名。它更多地出现在讨论问题、分析矛盾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场合中。理解这个汉字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文献中的意思,也能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准确识别并应对各种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