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庇”的含义与解析

字源与本义:

“庇”是一个形声字,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比声。其本义为遮蔽、保护。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庇,荫也。”意思是遮挡阳光或风雨,提供庇护。
古代文献中,“庇”也常常指代保护和照顾。如《考工记·轮人》所言:“弓长六尺,谓之庇轵”,意为弓长六尺可以作为遮挡。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广大贫寒学子的关怀之情。

“庇”在起名中的解析和意义

读音与五行属性:

“庇”的拼音为 bì,部首为广,总笔画数为 7 笔,属于水五行。其发音较为柔和,给人一种温和而有力量的感觉。
在姓名学中,“庇”字带有保护和关爱之意,适合用于名字中,寓意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以及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环境成长。

起名意义:

使用“庇”作为名字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愿望。它不仅体现了传统价值观中的仁爱之心,还寄托了长辈对于后代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
此外,“庇”还可以象征着坚强有力的支持者角色,在生活中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

“庇”字的详细释义及引申义

基本释义:

  • 遮蔽;保护:如“庇护”、“庇荫”。
  • 包庇;袒护:如“包庇”。

引申义:

  • 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的权利。个人受庇护是国家庇护权的产物,个人可以申请庇护,但是否给予保护,由被申请国决定。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避难者。
  • 树木挡住阳光:如“庇荫”。
  • 比喻包庇或袒护:如“庇佑”。
    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庇”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掩护或者保护,这种行为可以是正面的(如保护弱小)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包庇犯罪)。因此,“庇”这个字有着丰富的语义层次和社会文化背景。

“庇”在中国古典中的解说

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尔雅·释言》中提到:“庇庥,廕也”,疏曰:“庇,蔽也”。说明“庇”指的是遮蔽、保护的意思。
《礼记·表记》中有云:“有庇民之大德”,表明了保护百姓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
《左传·襄三十一年》记载:“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意味着高位厚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庄子·养生主》提及:“隐将芘其所籟”,表示隐藏在其下的意思。
《周礼·冬官考工记》提到:“轮人弓长六尺谓之庇軹,五尺谓之庇轮,四尺谓之庇軫”,这里“庇”是指覆盖的意思。
《扬子·方言》指出:“齐卫宋鲁等地称为庇,或称寓”,表明不同地区对“庇”的理解有所差异。

含有“庇”的诗词内容

相关诗词引用:

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门子弟的深切关怀,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家。
除了杜甫外,还有其他许多古代文人墨客也在他们的作品里使用过“庇”字,表达各种形式的保护与支持。

含有“庇”的成语及其含义

常见成语:

  • 包庇纵容:袒护并放任他人作恶。
  • 庇护所:安全可靠的居住地方。
  • 庇荫子孙:指前人创造条件使后辈受益。
  • 庇覆万物:像天一样广泛地庇护所有事物。

这些成语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责任、关怀和支持的价值观,同时也强调了正确行使庇护的重要性。

含“庇”字的词汇组合

词汇组合示例:

  • 庇护权
  • 庇护所
  • 庇护伞
  • 庇荫
  • 庇佑
  • 包庇
  • 庇藏
  • 庇覆
  • 庇护关系
  • 庇护政策
  • 庇护对象
  • 庇护申请人
  • 庇护请求
  • 庇护待遇
  • 庇护地位
  • 庇护程序
  • 庇护条例
  • 庇护签证
  • 庇护资格
  • 庇护领域

以上词汇涵盖了法律、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庇”字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总结

通过对中国文字“庇”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个字不仅仅代表遮蔽和保护,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既是物质层面的安全保障,也是精神层面的支持与关爱。
在现代社会,“庇”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是国家间的国际法实践,都离不开这个词所带来的深刻启示。因此,“庇”不仅是汉字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更是连接古今、沟通人情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