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騠字的含义解析,騠字组词典故,騠字诗词解读

騠字的含义解析,騠字组词典故,騠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3 更新日期: 2025-09-29 06:07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騠”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属于《康熙字典》中收录的古汉字之一。其本义与马相关,特指一种良马,常用于古代文献中的复合词如“駃騠”。该字从“馬”部,表明其语义范畴与马类动物密切相关。“騠”不仅承载着古代对骏马的认知,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良驹的赞美和重视。

在古代,“騠”多见于典籍中描述名马或地名的场合。例如,《玉篇》称“駃騠,良馬”,说明这是一种速度迅疾、品质优良的马匹;而《孟康》注释更进一步指出:“駿馬生七日而超其母”,意为这种马天赋异禀,出生仅七日即可超越母马,象征着非凡的速度与潜力。因此,“騠”不仅仅是一个表示动物的字,更蕴含了力量、迅捷与卓越的象征意义。

“騠”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根据现代汉语拼音系统,“騠”的标准读音为 é(第二声),但在古代音韵中,其发音更为复杂。据《广韵》《集韵》等音韵书记载,“騠”有多个反切读音:如“杜奚切”“田黎切”“丁奚切”等,对应古音近似“tí”或“dī”,说明此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存在多音现象。

关于“騠”字的五行属性,在传统姓名学中通常依据字形结构与偏旁来判断。由于“騠”属“馬”部,而“馬”在五行中归属于(因马性烈、善动、属阳,象征奔腾之象,故归火行),因此可推断“騠”字亦具之五行属性。这一属性使其在起名时适合搭配五行需补火之人,或用于增强活力、进取心与行动力的命名组合。

“騠”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将“騠”字用于人名之中,虽不常见,但极具文化底蕴与独特寓意。因其本义为良马、骏马,且有“生七日而超其母”的传奇描述,故用作名字时多寄托父母对孩子才华出众、早慧卓越、奋发向上、出类拔萃的美好期望。

尤其适用于男孩取名,体现英武、矫健、志向高远的形象。名字中含有“騠”者,往往寓意:天资聪颖、锐意进取、前程似锦、驰骋天下。此外,由于“騠兹”为汉代地名,并曾封侯,因此也隐含地位尊贵、受命于天的政治象征,赋予名字以历史厚重感与贵族气质。

在现代起名实践中,“騠”字虽因笔画较多(13画)、字形较繁而不常使用,但对于追求古典雅致、别具一格的家庭而言,仍不失为一个富有书卷气与文化深度的选择。

“騠”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騠”字出自〈亥集上〉【馬字部】,页码为1441第35行,其来源广泛,见于《廣韻》《集韻》《玉篇》等多种古代辞书。

原文如下: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
【玉篇】駃騠,良馬。
【孟康曰】駿馬生七日而超其母。詳駃字註。
 又【廣韻】丁奚切【集韻】都奚切,𠀤音低。義同。
 又騠兹,地名,在琅邪。漢騠兹侯稽谷姑。

这段文字说明:“騠”字有两个主要读音系统——一为“音題”(tí),另一为“音低”(dī),皆为古音变体,均指向“駃騠”这一良马名称。同时,它还作为地名“騠兹”出现于汉代行政区划中,位于今山东琅邪一带,并设有“騠兹侯”的爵位,足见其在历史地理上的实际应用。

综合来看,“騠”不仅是动物名词,也是地名用字,具有多重语言功能,体现了汉字“一字多义、音义并存”的典型特征。

“騠”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尽管“騠”未直接见于《说文解字》,但在后世重要韵书与类书中屡有提及,尤以《玉篇》《廣韻》《集韻》最为详实。

《玉篇》云:“駃騠,良馬。” 此为最简洁明确的定义,说明“騠”是构成“駃騠”这一复合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指奔跑迅速的优质马种。

《廣韻》载:“杜奚切,音題。” 采用反切法标注读音,反映出中古汉语的语音体系。“田黎切”“都奚切”等不同反切方式,则显示该字在各地方言或不同时期的发音差异。

《集韻》补充:“駃騠,馬名,生七日而能奔。” 这一说法与《孟康》注相呼应,强调此类马天生神速,非寻常可比,带有神话色彩。

此外,从构字法分析,“騠”为形声字,左形右声:左侧“馬”为形符,表示类别;右侧“帝”为声符,提示读音(古音相近)。虽然现代普通话中“帝”读dì,而“騠”读é,看似不符,但在上古音系中,“帝”与“題”“騠”同属脂部,声母相近,具备通转可能。

“騠”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目前可考的古代诗词作品中,尚未发现直接使用“騠”字的诗句。这主要因为“騠”为生僻字,多用于专有名词(如“駃騠”“騠兹”)或史书记载,较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然而,在一些描写战马、边塞、狩猎题材的诗文中,常出现与其意义相近的词汇,如“駿”“驥”“驍”“駃騠”等。例如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中有“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之句,虽未直言“騠”,但其所赞之马,正是“駃騠”一类神驹的文学化身。

可以认为,“騠”所代表的意象——迅疾、雄健、超凡脱俗的良马——广泛存在于古典诗歌的象征系统之中。即使该字本身未被频繁吟咏,其精神内涵却早已融入“龙马精神”“千里驰驱”的诗意表达。

和 “騠”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经查阅各类成语词典及文献资料,目前并无以“騠”字为核心的固定四字成语流传于世。这是因为“騠”本身为罕见字,主要用于复合词“駃騠”或地名“騠兹”,不具备独立成词的能力。

不过,与“騠”密切相关的词语“駃騠”在古籍中常被视为一种比喻性表达,用以形容:
- 才华横溢的少年英才
- 行动迅猛的事物或局势
- 不可阻挡的力量

虽未成成语,但“駃騠”在文言文中已具备成语化的倾向。例如:“才如駃騠,一日千里”,虽非正式成语,却是典型的修辞用法。

建议读者可通过“搜索与‘騠’有关的包含有‘騠’字的成语”或“查找以‘騠’打头的成语接龙”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潜在的语言组合,但现阶段尚无公认成果。

“騠” 字组词(20个词)

由于“騠”为生僻字,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其构词能力有限,绝大多数情况下仅出现在特定复合词或专有名词中。以下是基于古籍与语言逻辑整理出的20个与“騠”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1. 駃騠
  2. 騠馬
  3. 騠驹
  4. 騠駒
  5. 騠駿
  6. 騠龍
  7. 騠影
  8. 騠光
  9. 騠電
  10. 騠風
  11. 騠行
  12. 騠奔
  13. 騠驰
  14. 騠驅
  15. 騠躍
  16. 騠騰
  17. 騠台
  18. 騠堂
  19. 騠府
  20. 騠城

其中前五项较为符合历史用法,其余多为仿古造词或文学化扩展,供起名或研究参考之用。真正见于典籍的仅有“駃騠”与“騠兹”两项。

最后的文章总结

“騠”是一个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汉字,虽在现代生活中鲜少使用,但在古代文献中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既是良马“駃騠”的组成部分,象征着速度与天赋;又是汉代地名“騠兹”的标识,见证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从音韵上看,它拥有多个古音读法,体现汉语演变的复杂性;从字形上看,它以“馬”为形、“帝”为声,构成典型的形声结构;从五行归属看,因其属“馬”部,归于行,适宜用于增强活力与进取精神的名字之中。

在起名应用方面,“騠”字寓意卓越不凡、才华早显、志在千里,适合作为男孩名字中的点睛之笔。尽管缺乏常见成语支持,也无法在诗词中找到直接引用,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如骏马奔腾、一日千里的奋进姿态——始终是中国文化推崇的理想人格写照。

总而言之,“騠”虽冷僻,却不失高贵;虽少用,却意味深远。它是中华文字宝库中一颗静默而璀璨的明珠,等待有识之士去发掘与传承。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