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埵字的含义解析,埵字组词典故,埵字诗词解读

埵字的含义解析,埵字组词典故,埵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7 更新日期: 2025-09-25 06:02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字虽不常见于日常用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古义和实用功能。从其结构来看,“埵”为左右结构,部首为“土”,说明它与土地、地形或建筑有关,体现出汉字“形声相益”的造字智慧。

在古代文献中,“埵”被用来描述自然地貌或人工构造的特定形态,如土堆、堤防等,反映了先民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与利用。同时,在古代工艺中,“埵”也指风箱的出风铁管,显示了该字在生产工具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埵”不仅是一个表意明确的文字,更是一种连接自然、工程与语言的文化符号,体现了汉字“一字一世界”的独特魅力。

“埵”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埵”字的现代汉语拼音为 duǒ,属上声(第三声),发音短促有力,带有顿挫感,与其所表达的“坚实之土”之意相呼应。

从汉字构成角度分析,“埵”由“土”和“垂”组成,其中“土”为形旁,表明其意义与土地相关;“垂”为声旁,提示其读音接近“duǒ”。这种形声结合的方式是中国汉字中最常见的构字方法之一。

关于五行属性,因“埵”以“土”为部首,故其五行归属为 。在传统五行学说中,土居中央,象征稳定、厚重、承载万物,代表诚信与包容。因此,此字在姓名学中常被认为具有稳重踏实、根基牢固的寓意。

“埵”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尽管“埵”不是一个常用起名字的汉字,但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可赋予名字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深层寓意。

首先,由于“埵”本义为“土堆”、“坚土”,引申为坚固、稳固之意,用于人名时可寄托父母希望孩子性格坚毅、基础扎实、事业有成的美好愿望。尤其适合期望子女脚踏实地、沉稳内敛的家庭选用。

其次,“埵防”一词意为堤防,象征守护与防御,可用于表达对孩子未来能够抵御风雨、守护家国的期许。此外,作为风箱部件的“出风铁管”,暗示动力传导、能量输出,隐喻活力与推动力,也可引申为有担当、能带动他人之人。

在命理取名中,若八字喜“土”者,选用“埵”字尤为适宜,可补益五行平衡,增强运势中的稳定性与承载力。

综上所述,“埵”字虽生僻,但寓意深远,适合作为追求个性与文化底蕴的家庭命名选择。

“埵”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现代汉语字典释义,“”(duǒ)共有三个主要含义:

  • 1. 土堆。 指地面上隆起的小型土丘,常用于描述地形特征,如“山埵”、“沙埵”等。
  • 2. 堤防。 特指用于防洪或围护的土制屏障,古文中可见“埵防”一词,即堤坝之意,体现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 3. 风箱的出风铁管。 在传统手工业中,特别是冶炼、锻造过程中使用的风箱,其末端排出空气的金属管道称为“埵”,是推动火焰燃烧的关键部件。

这些释义表明,“埵”既可用于自然地理描写,也可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显示出汉字跨领域的多功能性。

此外,该字笔画数为 11 画,结构清晰,书写时应注意“土”旁略窄,“垂”部舒展,整体重心平稳,符合汉字美学中“左收右放”的原则。

“埵”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埵”亦有记载,尤以《康熙字典》引用的《说文解字》与《集韵》最为权威。

据《康熙字典》引述:“〈丑集中〉【土字部】頁231第06 【集韻】都果切,音朵。【說文】堅土也。从𡍮。”

其中,“【集韻】都果切,音朵”说明其古音读作“duǒ”,采用反切法注音,“都果切”即取“都”之声母与“果”之韵母合成“duǒ”音。

而“【說文】堅土也。从𡍮”一句,则出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指出“埵”的本义为“坚硬的泥土”,其字形来源于“𡍮”(古文“堆”字的一种写法),强调其与土堆、堆积相关的原始意义。

“从𡍮”表示该字是以“𡍮”为基础演变而来,后加“土”旁以强化其土质属性,属于典型的会意兼形声字。

由此可见,“埵”不仅在音韵上有明确传承,在字源上也与中国早期文字系统紧密相连,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埵”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经过查阅历代诗词文献,目前尚未发现含有“埵”字的著名诗句或词作。这主要是因为“埵”属于较为生僻的汉字,多用于专业术语或古文解释,较少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然而,在一些地方志、工程技术类古籍或农书水利文献中,可能保留有含“埵”字的句式,例如描述堤防修筑、地形勘察或冶炼设备时使用。

虽然缺乏直接的诗词引用,但从“土堆”、“堤防”等意象出发,可以联想到许多描写山川地貌、田园风光的经典诗篇,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王维《终南山》中“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皆涉及地形起伏、土石堆积之景,与“埵”所代表的地貌概念遥相呼应。

因此,尽管“埵”未入诗行,其所象征的自然元素却广泛存在于古典诗歌意境之中。

和 “埵”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目前,在通用汉语成语库中,**没有以“埵”字为核心的固定成语**。经查证,无论是《汉语成语大词典》还是各类在线资源,均未收录包含“埵”字的成语。

同样,也**不存在以“埵”开头的成语接龙**词汇。这是因为“埵”字使用频率极低,且多限于专业或古文语境,未能进入大众语言习惯。

不过,与其意义相近的字如“堆”、“堤”、“防”、“土”等,则广泛出现在各类成语中,例如:

  • 土崩瓦解
  • 堆金积玉
  • 堤溃蚁穴
  • 防微杜渐
  • 固若金汤

这些成语均可间接体现“埵”所蕴含的“土堆”、“防护”、“坚固”等意象,虽无直系成语,但文化关联依然存在。

“埵” 字组词(20个词)

由于“埵”为生僻字,现代汉语中独立组词能力较弱,多数情况下仅见于古籍或专业术语。但仍可根据其释义进行合理构词尝试,以下列出20个可能的词语组合,部分为古已有之,部分为现代拓展用法:

  1. 埵防 —— 堤防,用于防洪的土坝
  2. 土埵 —— 土堆,小型隆起地形
  3. 山埵 —— 山间小丘
  4. 沙埵 —— 沙地上的堆状物
  5. 石埵 —— 石头堆积而成的小 mound
  6. 农埵 —— 农田中的土垄(拟造)
  7. 古埵 —— 古代遗留的土堆遗址
  8. 城埵 —— 城墙旁的土台
  9. 烽埵 —— 类似烽火台的土堆(拟造)
  10. 战埵 —— 战时构筑的防御土堆
  11. 风箱埵 —— 风箱的出风管
  12. 铸埵 —— 冶炼用风管部件
  13. 铜埵 —— 铜制出风管
  14. 铁埵 —— 铁制出风管
  15. 机埵 —— 机械中的类似结构(拟造)
  16. 垤埵 —— 蚂蚁冢与土堆并称(拟造)
  17. 野埵 —— 野外的土堆
  18. 平埵 —— 平缓的土丘
  19. 高埵 —— 较高的土堆
  20. 坚埵 —— 坚硬的土堆,源自“坚土”义

以上词语中,仅有“埵防”为古籍确有记载,其余多为基于字义的合理扩展,适用于文学创作或特殊语境。

最后的文章总结

”字虽不常见,却是汉字体系中一个兼具自然意象与实用功能的独特存在。它以“土”为根,承载着大地的厚重;以“垂”为声,延续着古音的脉络。其三重释义——土堆、堤防、风箱出风管——分别指向地理、水利与工艺三大领域,展现出古人观察世界、改造自然的智慧。

在姓名学中,“埵”因其五行属土、意义坚实,可作为稳重、可靠人格的象征,尤其适合五行缺土者选用。尽管缺乏成语支撑和诗词引用,但它在《说文解字》《集韵》《康熙字典》中的清晰记载,证明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合法地位。

通过本次解析,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个冷门汉字,更深入体会了汉字“一字多义、形声兼备、文理交融”的博大精深。即便今日少用,也不减其文化价值。正如每一抔土都能垒成高山,“埵”虽微,亦可成峰。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