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喥字的含义解析,喥字组词典故,喥字诗词解读

喥字的含义解析,喥字组词典故,喥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5 更新日期: 2025-09-22 06:04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本期所探讨的“喥”字,虽不常见于现代日常用语,但在古籍中却有其独特的语义与使用背景。“喥”为左右结构,由“口”部与“度”组成,从形声角度分析,“口”表意,与言语相关;“度”既表音又隐含衡量、节制之意。因此,“喥”字整体可理解为言语失去节制、超出常度的状态。

根据《玉篇》记载,“喥”本作“吒”,同“咤”,表示怒斥或大声说话之意,后引申为言语无度。此字多用于描述言辞放纵、不合礼法的情境,带有一定贬义色彩。在古代文献中,“喥”常出现在对人物言行失当的批评之中,体现古人对于“慎言”的重视。

“喥”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喥”字的普通话读音为 duó,声调为第二声(阳平)。该字在《广韵》中有“徒落切”、“达各切”等反切注音,对应古音接近“铎”韵,属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归入阳平调类。

从汉字五行属性来看,“喥”字以“口”为部首,“口”在五行中属 ,因口主言语、发声,与心相应,而中医理论中心属火,故“口”部字多归于火行。结合其字义“言语无度”,亦与“火性炎上、躁动不安”的特性相契合,进一步支持其五行属火的说法。

“喥”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在姓名学中,用字讲究音、形、义、数理与五行平衡。“喥”字因其含义为“言语无度”,具有明显的负面语义倾向,通常不建议用于人名之中。名字承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追求吉祥、文雅、稳重之感,而“喥”字所传达的是失控、失礼、喧哗之意,容易给人留下轻浮或缺乏修养的印象。

此外,该字生僻罕见,识读困难,不利于人际交流与社会认同。即使从五行角度考虑其属“火”,若命理确需补火,也有大量更佳选择,如“煜”“焕”“昕”等字,兼具美好寓意与良好听感。因此,“喥”字不宜作为取名用字,尤其避免用于正式命名场合。

“喥”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据《康熙字典》引述:

《康熙字典》〈丑集上〉【口字部】頁200第01
【玉篇】本作吒,同咤,詳咤吒二字註。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吒也。
又【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𠀤音鐸。
【廣韻】口喥喥無度。
【集韻】言無度也。

这段文字说明了“喥”字的多重来源与音义演变:
首先,《玉篇》指出“喥”原本写作“吒”,与“咤”相通,均表示大声呵斥或情绪激动地说话。
其次,在《集韵》中,“喥”读作“都故切”,音近“妒”,仍保留“吒”的意思,即怒叱之声。
再者,《广韵》与《集韵》均记载“喥”有“言语无度”之义,尤以“口喥喥”形容人口不择言、喋喋不休之态。
由此可见,“喥”是一个形声兼会意的字,强调言语行为的过度与失范,属于古汉语中较为冷僻但语义明确的词汇。

“喥”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虽然“喥”未见于《说文解字》,但通过《广韵》《集韵》《玉篇》等中古字书可窥其源流。
《广韵·铎韵》:“徒落切,音鐸。口喥喥,无度也。” 此处以叠词“喥喥”描摹人口多言、杂乱无章之状,类似于“叨叨”“絮絮”,但语气更为严厉,含有责备意味。
《集韵·铎韵》:“达各切,音鐸。言无度也。” 明确将“喥”定义为言语缺乏节制,违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儒家训诫。
《玉篇·口部》则将其归为“吒”之异体,反映出早期拟声字之间的通假现象。这类字多用于模拟声响或表达激烈情感,后逐渐分化出具体语义分支。

综合来看,“喥”属于典型的“口”部形声字,承载古代语言哲学中对“言”之尺度的关注——言贵有度,过则成咎。这一观念贯穿于儒家“克己复礼”、道家“大辩不辩”的思想体系之中。

“喥”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经查证历代诗词文献,“喥”字并未出现在经典诗文作品之中。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诗歌,皆无使用“喥”字的实例。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该字本身极为生僻,不具备文学审美所需的流畅性与普遍认知度;
二是其语义偏向负面,难以融入抒情、写景、咏志等诗歌主题。
古代诗人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传神”,偏好使用意境优美、音律和谐的字眼,而“喥”既无形象美感,又带贬义,自然难登大雅之堂。

此外,在骈文、赋体、策论等文体中亦未见“喥”字踪迹,可见其使用范围极其有限,主要局限于字书注释与方言记录之中。

和 “喥”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目前汉语成语库中,尚无包含“喥”字的固定成语。无论是《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全典》或其他权威工具书,均未收录以“喥”为核心字的成语。
同时,也不存在以“喥”开头或结尾的四字格成语、俗语或惯用语。

这主要由于“喥”字本身使用频率极低,且语义局限,无法形成稳定搭配。尽管其有“言语无度”之义,但类似概念已有“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多言多语”等更常用、更生动的表达方式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喥头”一词曾在部分地方方言中出现,指代爱说话、说话没分寸的人,略带调侃意味,但并未进入标准成语系统。

“喥” 字组词(20个词)

由于“喥”为生僻字,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参与构词,以下列出的词语多为理论组合或古籍中偶见用法,并非实际通用词汇:

  1. 喥头(指言语无度之人)
  2. 喥語
  3. 喥言
  4. 喥聲
  5. 喥叫
  6. 喥嚷
  7. 喥噪
  8. 喥話
  9. 口喥喥
  10. 喥然
  11. 妄喥
  12. 喧喥
  13. 譁喥
  14. 聒喥
  15. 狂喥
  16. 浮喥
  17. 輕喥
  18. 無喥
  19. 過喥
  20. 囉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多数词语仅为构词推测,实际语料中极少出现,仅用于展示该字可能的语言扩展空间。

最后的文章总结

“喥”字作为一个冷僻汉字,承载着古代汉语中关于“言语节度”的深刻思考。其本义为“言语无度”,源自“口”与“度”的结合,既表音又表意,体现了汉字造字的智慧。
虽不见于《说文解字》,但在《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等重要字书中均有记载,证明其曾在中古汉语中具有一定地位。

然而,由于其语义偏负面、发音特殊且字形复杂,导致“喥”未能广泛流传,既未进入成语体系,也未被用于诗词创作或现代命名实践。
在今日的语言环境中,该字更多作为研究古代语音、词汇演变的样本存在,而非实用交流工具。

通过对“喥”字的深入解析,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汉字的生命轨迹,也得以窥见中华文化中“慎言”“守中”“言顾行”的伦理价值观。每一个看似微小的汉字,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