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饾字的含义解析,饾字组词典故,饾字诗词解读

饾字的含义解析,饾字组词典故,饾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8 更新日期: 2025-09-06 05:50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音韵与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众多汉字之中,有的字虽不常见,却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今天我们来了解“饾”字,探索它的音义、用途及其在起名中的意义。

“饾”字的拼音是 **dòu**,读作去声,发音短促有力,听来清脆而不失庄重。从五行来看,“饾”字属于食神之字,与“食”相关,属于金五行。虽然在《康熙字典》等古代典籍中并未详细列出其五行属性,但因其与“食”有关,常被认为具有金之刚毅与丰盈之意。在汉字五行体系中,金主肃杀、刚强、决断,也象征财富与资源,因此“饾”字在名字中使用时,常带有丰足、富饶、才思敏捷等美好寓意。

“饾”字在起名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其本义和引申义上。它的基本意思是见“饾饤”,即古代用于祭祀或宴席中的食物陈列方式,后引申为点缀、簇聚的意思。在名字中使用“饾”字,可以寓意人生丰富多彩、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也可以象征生活富足、事业兴旺。尤其是在创意类、艺术类、饮食类行业中,“饾”字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命名符号,象征灵感与繁荣。

根据《康熙字典》及相关古籍记载,“饾”字的解释如下:饾(dòu),一指见“饾饤”,即古代节令或祭祀时陈列的各种食物;二指点缀,形容事物细碎而多;三指簇聚貌,形容物体紧密聚集的样子。此字笔画为四画,无明显偏旁部首,书写简洁而不失韵味。由于“饾”字较为冷僻,现代日常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籍和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饾”字多出现在节令、宴席相关的文献中。例如,“饾饤”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指节令食品的陈列方式,后来逐渐引申为点缀、装点之意。在《集韵》中有“饾,聚也”之说,说明其意象与聚集、点缀相关。在《说文解字》中虽未直接收录“饾”字,但可以通过“饤”字的解释来理解其义,体现了汉字系统中“形声相生、义通于音”的特点。

在诗词方面,“饾”字虽不常见,但偶有文人用其形容景物或情感。如宋代文人苏轼在描写节日景象时,曾用“饾饤”一词来形容节令食品的丰盛与排列的整齐,体现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此外,明代诗人也曾在描写园林景色时使用“饾”字,用以形容花木簇聚、层次分明之美。

与“饾”字相关的成语虽然不多,但“饾饤”一词较为常见。它原指节令食品的排列方式,后引申为琐碎堆砌、无实质内容的文辞或装饰。因此,在文学批评中有时会用“饾饤”来形容文章堆砌辞藻而无真情实感。不过在现代语境中,该词也可以用于正面描述事物的丰富与精致。

“饾”字可组成的词语包括:饾饤、饾饼、饾团、饾果、饾饭、饾堆、饾簇、饾罗、饾列、饾陈、饾饰、饾簇簇、节饾、春饾、香饾、彩饾、花饾、果饾、甜饾、小饾、大饾。这些词语大多与食物、节庆、装饰等有关,反映出“饾”字在古代文化中的实际用途与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饾”字虽不常见,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与古代饮食文化密切相关,也在文学与艺术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起名中使用“饾”字,既可体现个性与独特性,也能寓意生活富足、才思敏捷、事业兴旺。作为一个冷僻而富有韵味的汉字,“饾”字值得我们去了解与珍视。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