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凼字的含义解析,凼字组词典故,凼字诗词解读

凼字的含义解析,凼字组词典故,凼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7 更新日期: 2025-07-14 05:48

中国文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与智慧。我们本期探讨的字是“凼”,这个字虽然较为少见,但在特定语境和方言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凼”是一个结构简洁但含义多样的汉字,其拼音为“dàng”或“gān”,在普通话中通常读作“dàng”。该字由部首“凵”组成,总笔画为六画。从字形结构来看,“凵”象征着一个容器或凹陷的空间,这也与其基本含义——“水坑、小池子”相呼应。根据《康熙字典》等古籍资料记载,“凼”与“氹”通义,意同“荡”,指低洼积水的地方,尤其在中国南方农村地区,常用来表示田地里专门用于沤肥的小坑。

“凼”字的五行属性为水,这与其表示水坑、蓄水空间的含义密切相关。在起名学中,五行属水的字往往被认为有助于平衡命理,适合命中缺水之人使用。因此,“凼”字在姓名学中的运用虽不多见,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仍具有一定寓意,如象征包容、滋养、润泽之意,寓意人生如水般柔韧且富有生命力。

在实际起名过程中,“凼”字因其较为生僻,较少被用作人名。但从字义上看,它可用于表达一种自然、朴实的意境。若用于命名,可寄托父母对孩子拥有宽广胸怀、善于积蓄力量、厚积薄发的美好期望。同时,由于其含有“凵”这一象征容器的偏旁,也暗含了包容、收纳之德,寓意心胸开阔、涵养深厚。

从字典释义看,“凼”主要有两个读音和对应含义:一为“dàng”,指小水坑、池塘,特指用于储存有机肥料的小型土坑;二为“gān”,在某些方言中表示蓄水池。这种双重性使得“凼”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呈现出多样的实用功能。此外,它还引申出“凼肥”这样的农业术语,说明其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虽然未见“凼”字直接出现在经典典籍中,但从其字形演变与音义关联来看,可以追溯至古代关于“氹”、“荡”的相关解释。例如《说文解字》中有对“氹”的收录,指出其意为“水所停处”,即水流聚集之地。而“荡”则有动荡、摇曳之意,亦有湖荡之意象。由此推断,“凼”作为其异体或变体,也承袭了类似的自然景观特征描述功能。

在诗词方面,虽然“凼”字本身较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由于其含义贴近自然景物描写,故可在一些描写乡村田园、水塘景象的诗句中找到相似意境的表达。如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虽未提及“凼”,但那种静谧的水潭形象与“凼”的意境不谋而合。

与“凼”相关的成语较少,但可以根据其含义联想一些涉及水坑、池塘、低洼地等地貌特征的词语,如“积水成渊”、“涓滴成河”等,这些成语虽不直接包含“凼”字,却与其所代表的意义息息相关。

“凼”字的常见组词包括:水凼、粪凼、凼肥、旱凼、泥凼、深凼、浅凼、田凼、老凼、新凼、大凼、小凼、池凼、沟凼、肥凼、塘凼、洼凼、坑凼、水塘凼、肥水凼。这些词语大多与农业劳动、自然地貌相关,体现了“凼”字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凼”是一个蕴含自然意象与农业用途的汉字,其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见,但在方言和特定语境中仍有实际用途。通过对其字义、结构、五行属性、命名寓意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还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与高度概括能力。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