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棰:
从字义上来看,“棰”是一个形声字,由木部和垂声组成。本义指短木棍。以下是从古籍中引用的含义:
-
《庄子·天下》中提到“一尺之棰”,表示长度为一尺的小木棍。
-
王充《论衡·订鬼》中描述“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这里指用木棍打击。
-
此外,“棰”还指鞭子或马鞭,如《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中提到“季氏负箠谢过”。
2. 字读音和五行
拼音:chuí
笔画数:12
五行属性:木
“棰”的偏旁是木部,其五行属木,象征生命力、成长与希望。
3. 起名中的意义
在起名时,“棰”字因其刚毅的形象可以传达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由于其木属性,也可以寓意生命的活力和茁壮成长。
然而,由于“棰”字有惩罚、责打的意思,在名字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若能赋予积极意义,也可表达对子女刚正不阿、坚忍不拔的期望。
4. 字典说明(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释义:
《康熙字典》记载:“【集韻】【正韻】主蕊切,追上聲。說文:以杖擊也。”
此外,《康熙字典》提到该字用于周礼中,意指用杖击打的动作。
5. 中国古典解说
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棰”有如下解释:“以杖擊也。”强调了“棰”作为打击工具的功能。
集韵:
《集韵》补充了其他意义,如“都果切,音朶。木叢生貌。”这里的“朶”指的是树木丛生的样子,进一步拓展了“棰”字的文化内涵。
6. 诗词内容
在古代诗词中,“棰”字多出现在描绘战斗、刑罚或者生活场景之中。以下是几个相关的诗句:
-
“何求不得?棰楚之下。”出自《汉书·路温舒传》,表现了严厉的杖刑。
-
“手苦于箠辔”出自《汉书·王吉传》,表达了使用鞭子的艰辛。
7. 相关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棰”有关的成语:
-
棰楚交下:形容严厉的惩罚。
-
棰策奋蹄:比喻激励自己努力前行。
-
鞭笞天下:形容统治者通过严苛手段治理国家。
8. 组词(20个词)
以下列举一些含有“棰”字的词语:
- 短棰
- 马棰
- 棰杖
- 棰革
- 棰楚
- 棰策
- 鞭棰
- 棰笞
- 木棰
- 竹棰
- 铁棰
- 棰敲
- 棰击
- 棰挞
- 棰打
- 棰伤
- 棰痕
- 棰刑
- 棰术
- 棰舞
9. 总结
“棰”字在汉字体系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可指具体的短木棍、鞭子,又延伸出敲打、惩罚等抽象意义。它在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频频出现,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权力、秩序以及个人意志的深刻思考。虽然“棰”字本身带有一定的暴力色彩,但在某些语境下,也能传达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无论是作为姓名选择还是日常组词,都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斟酌,以确保其传递的意义与期待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