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氛字的含义解析,氛字组词典故,氛字诗词解读

氛字的含义解析,氛字组词典故,氛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35 更新日期: 2025-11-23 06:03

中国文字意义

“氛”字,读作 fēn,是一个形声字,从“气”,分声。其本义为古代迷信中所指的“凶气”,即预示灾祸或战争等不祥之事的云气。古人认为天象与人事密切相关,所谓“观氛察变”,便是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气来判断吉凶祸福。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所载:“楚氛甚恶”,意指楚国上空笼罩着极为不祥之气,预示战事将起。

随着语言的发展,“氛”字的意义逐渐扩展,不再局限于凶兆之气,也泛指各种自然界的雾气、云气,甚至引申为环境中的某种情调或气氛。例如“氛围”一词,已成为现代汉语中描述情境感受的常用词汇,如“节日氛围”、“学习氛围”等,皆源于“气”的抽象延伸。

此外,“氛”还用于表达尘俗、污浊之气,如“氛埃”、“氛秽”,带有贬义色彩,象征混乱、不洁或负面的精神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渲染压抑、动荡或神秘的意境,增强语境的表现力。

“氛”字读音和五行属性

“氛”字拼音为 fēn,属第一声(阴平),发音清亮平稳,音近“芬”,亦有香气缭绕之意,但其字义却多与阴郁、混沌之气相关,形成一种音义反差之美。

从汉字五行属性来看,“氛”字部首为“气”,而“气”在五行中对应的是。这是因为“气”无形无质,流动不居,与水的特性——润下、流动、变化相通。同时,雾气、云气皆由水汽凝结而成,故以“气”为部首的字多与水行相关。“氛”既为云雾之气,自然归于五行属水

在命理学与姓名学中,五行属水的字常用于平衡八字中火旺或土重之人,具有调和、滋润、智慧之象。若取名用“氛”字,虽不常见,但在特定命格中可起到调节气场、化解燥热的作用。

“氛”字用于起名的意义解析

尽管“氛”字在现代起名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文化内涵与字义演变来看,仍具备一定的命名价值,尤其适合追求独特意境与文化底蕴的家庭。

若用于人名,取其“气氛”“氛围”之引申义,则寓意此人能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善于调动集体情绪,适合从事教育、艺术、管理等领域。例如“子氛”“文氛”等组合,可象征温润儒雅、气质出众。

然而需注意的是,“氛”字本义含有“凶气”“妖氛”等负面含义,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战乱、灾异之象,如“贼氛方炽”“氛邪岁增”。因此在传统观念中,此字被认为带有不吉之兆,家长若欲使用,须结合整体名字搭配与八字五行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冲克。

若从诗意角度出发,“氛”字可用于营造朦胧、悠远的意境,如“氛氲”一词形容云气缭绕、祥瑞弥漫之景,极富画面感。名字如“氛然”“清氛”“雪氛”等,可赋予孩子一种超脱尘俗、清逸出尘的气质。

“氛”字字典详细释义

根据《说文解字》及历代字书,“氛”为形声字,从“气”,“分”声,本义为“凶气”。《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已广泛使用该字,专指预示灾祸的云气。注疏明确指出:“凶气为氛”,“祥气为霭”,二者相对。

《康熙字典》引《玉篇》曰:“气也。”说明“氛”广义上泛指一切气体,包括雾、烟、尘、云等。又引《谢惠连·雪赋》“氛氲萧索”,形容雪花纷飞、云气弥漫之状,此时“氛”已脱离凶兆范畴,转为中性甚至优美之词。

另据《晋语》记载,“氛祲”并称,其中“氛”为恶气,“祲”为妖气,合指不祥之兆。杜甫诗云:“冥冥氛祲未全消”,即借“氛祲”比喻战乱余波未平,社会动荡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氛”通“雰”,后者从“雨”,更强调与天气相关的雾气、霜雪之象。《诗经·小雅·信南山》有“雨雪雰雰”,描写大雪纷飞之景,后世多写作“氛氛”,可见二字互通。此外,“氛”亦通“纷”,表杂乱之义,如《楚辞》“霰雪氛糅”,即雪花与冰粒混杂落下。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氛”字解说

在古代经典中,“氛”字频繁出现于史书、子集与诗赋之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涵。

《左传》与《国语》:两书皆以“氛”为政治军事占卜之术语。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梓慎望氛”,即通过观测天象预测国家命运;《国语·楚语》言“高不过望国氛”,强调君王建台不可逾越观测国运之需。这些记载反映出先秦时期“天人感应”思想的盛行。

《汉书》与诏令文书:班固在《汉书·元帝纪》中写道:“氛邪岁增”,将社会动乱归因于“恶气”日盛,体现汉代谶纬之学的影响。此类表述常用于劝诫帝王修德以化戾气。

《诗经》与《楚辞》:《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氛氛”,描绘冬日雪景,此处“氛氛”通“纷纷”,形容雪落密集之态。屈原《离骚》提及“灵氛”,乃古代善占之士,象征神秘智慧,赋予“氛”以神圣色彩。

《礼记》与医典《素问》:《月令》篇有“氛雾冥冥”,描述季节气候特征;《素问》言“寒氛结为霜雪”,将“氛”视为自然界水汽运行的一部分,纳入中医“六淫”理论体系,视为外邪之一。

含有“氛”字的诗词内容赏析

历代诗人巧妙运用“氛”字,营造出或苍茫、或幽深、或肃杀的艺术境界。

  • 谢惠连《雪赋》:“散漫交错,氛氲萧索。”——以“氛氲”写雪雾交织之景,气象宏大,意境空灵。
  • 杜甫《悲陈陶》:“冥冥氛祲未全消。”——借“氛祲”喻安史之乱后的残局,沉郁顿挫,充满忧患意识。
  • 张衡《西京赋》:“消氛埃于中宸。”——“氛埃”指尘秽之气,表现清除污浊、还清明于朝廷的理想。
  • 《楚辞·九叹》:“霰雪氛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氛糅”形容冰雪交杂,暗喻人生困境加剧,极具象征意味。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氛”字的语言美感,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与“氛”字相关的成语

虽然以“氛”为核心的成语数量不多,但仍有若干固定搭配广为流传:

  1. 战氛四起:形容战争爆发,各地烽火不断。
  2. 贼氛方炽:出自孙文序言,指叛乱势力正盛。
  3. 氛邪岁增:比喻邪恶势力逐年增长。
  4. 氛祲未消:灾难余波仍未平息。
  5. 祥氛瑞气:吉祥之气,多用于祝颂场合。
  6. 氛氲满室:原指香气弥漫,后亦可形容气氛温馨。
  7. 妖氛四溢:邪恶气息四处蔓延,多用于批判性语境。
  8. 肃杀之氛:形容环境冷峻、令人不安的气息。
  9. 团结友爱之氛:褒义用法,强调良好人际关系。
  10. 学术氛围浓厚:现代常用语,指学习研究环境良好。

“氛”字组词二十例

以下列举二十个包含“氛”字的词语,涵盖古今用法:

  1. 氛围
  2. 气氛
  3. 战氛
  4. 贼氛
  5. 妖氛
  6. 邪氛
  7. 氛氲
  8. 氛祲
  9. 氛雾
  10. 寒氛
  11. 氛埃
  12. 氛垢
  13. 氛秽
  14. 氛杂
  15. 氛霓
  16. 氛厉
  17. 氛想
  18. 氛滓
  19. 氛昏
  20. 雰雰

其中,“氛围”“气氛”为现代高频词;“氛氲”“雰雰”多见于古文或诗词;其余多保留在文献或专业语境中。

文章总结

“氛”字虽非日常高频字,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从最初的“凶气”之义,逐步演变为泛指云雾、气氛乃至精神情调的多义字,在历史长河中完成了由迷信到哲思、由具象到抽象的语义升华。

其形声结构清晰,部首“气”揭示本质属性,声旁“分”提示读音;五行属水,契合其流动、无形、润泽的特质。在命名应用中,虽因本义偏负面而较少使用,但若结合诗意与命理,仍可成就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名字。

无论是《左传》的占星观氛,还是《雪赋》的氛氲美景,抑或是现代“氛围”一词的情感传递,“氛”始终连接着天地之气与人心之情,是中国文字中极具哲学意味的一个字符。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