抩字的含义解析,抩字组词典故,抩字诗词解读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不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思想与精神的体现。今天我们探讨的是一个较为冷僻但意义深远的汉字——“抩”。
抩字读作“den”,其本义为“震撼、撼动”,形象地表达出一种力量的冲击和情绪的震动。从其读音来看,虽未明确五行归属,但根据汉字构形学的一般规律,“抩”字从“手”部,属与动作相关,可推测其五行可能与“金”或“土”相关,象征坚毅与厚重之气。
在姓名学中,汉字的选取尤为讲究其音、形、义与五行属性。“抩”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其“震撼、撼动”之义,寓意着孩子将来能拥有不凡的气势与影响他人的力量,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名字用字。适合用于希望孩子具有坚定意志、敢于突破、影响他人的人名命名。
从字典释义来看,《康熙字典》中“抩”字被归入“卯集中·手字部”,页码为422第16行,注释中指出其为“俗𢪈字”,即为“𢪈”的俗体写法,进一步说明该字在古籍中的使用情况。“《正字通》”也对此字进行了注解,强调其在书写中的流变与规范。这些典籍中的记载,为我们理解“抩”字的来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中国古典文字学中,尽管“抩”未见于《说文解字》,但从其结构分析,左为“扌”(手),右为“震”或“甚”等构件,整体结构暗示了其与动作、震动相关的意义。《集韵》等韵书也可能收录其异体字或相关音义,进一步丰富了其语言学价值。
虽然“抩”字在古代诗词中罕见直接使用,但从其含义“震撼”、“撼动”可以联想到一些具有气势磅礴意境的诗句,如李白《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虽未用此字,却与其义相通,体现出一种自然与心灵的震撼之美。
与“抩”字相关的成语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该字较为冷僻,但在现代语言中可以进行创意组合,如“震撼人心”、“撼动天地”等成语虽未直接使用“抩”字,但其义相近,可以作为其引申理解。
以下是“抩”字的组词举例(根据意义进行创意组合):
1. 抩动
2. 抩撼
3. 抩力
4. 抩气
5. 抩震
6. 抩势
7. 抩响
8. 抩心
9. 抩风
10. 抩波
11. 抩潮
12. 抩力无边
13. 抩地动天
14. 抩声震耳
15. 抩风拔木
16. 抩浪翻江
17. 抩志凌云
18. 抩雷破石
19. 抩魂摄魄
20. 抩动乾坤
综上所述,“抩”字虽不常见于日常用语,但其字义鲜明,具有强烈的象征力量。无论是作为名字用字,还是用于文学创作中,都能体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厚重,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使用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