揼字的含义解析,揼字组词典故,揼字诗词解读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个汉字不仅有其独特的读音与形态,更有丰富的含义与象征意义。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较为罕见的汉字——“揼”,从字义、读音、起名寓意、字典解释、古典文献、诗词、成语、组词等多方面进行解析,全面了解这个字的文化价值和语言特色。
“揼”字读音和五行
“揼”字的拼音为“dem”,为方言读音,未在普通话中广泛使用。由于该字较为冷僻,且在《康熙字典》等权威典籍中记载有限,因此关于其五行属性并无明确记载。从语言学角度分析,“dem”音节属于无送气浊塞音,发音较为沉稳,若用于起名,可象征踏实、内敛的个性。
“揼”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虽然“揼”并非常见于姓名之中,但其含义“磨(时间)”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用于起名时,可以寓意孩子将来具备耐心与毅力,能够在时光的打磨中不断成长、磨炼自我,最终成为坚韧不拔的人。此字适用于希望子女拥有沉稳性格、注重积累的家庭取名参考。
“揼”字字典说明
根据字典资料,“揼”字笔画共12画,无明显偏旁部首,拼音为“dem”,在释义中明确指出为方言用法,意为“磨(时间)”。其用途主要出现在部分地区口语中,表示拖延时间、故意磨蹭的动作。在成语或古籍中较少见,也无明显引申意义。
“揼”字在中国古典解说
在古典文献中,“揼”字并未见于《说文解字》或《集韵》等权威字书,可能因使用频率较低而未被收录。不过从其结构来看,字形由“扌”(手)与“曶”(音hū,意为短暂、快速)构成,表示用手做某种短暂而反复的动作,与“磨时间”之意相符,体现汉字造字法中形声与会意的结合。
“揼”字相关的诗词内容
由于“揼”字使用范围有限,且未在古代诗词中广泛出现,因此目前并无明确与该字相关的经典诗句或文学作品。但在现代文学中,若有作家使用该字来表达拖延、迟缓的情景,可能会在方言文学或地方戏曲中见到其身影。
与“揼”字相关的成语
目前汉语成语中并无包含“揼”字的成语。由于该字较为冷僻,使用频率极低,故在成语体系中尚未形成固定搭配。若将来该字在特定文学作品或方言文学中被广泛运用,或许会衍生出新的成语表达。
“揼”字组词(20个)
由于“揼”字主要用于方言,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组词也相对有限,但以下词语可根据其“磨时间”的含义进行拓展:
1. 揼磨
2. 揼工
3. 揼延
4. 揼耗
5. 揼拖
6. 揼延时日
7. 揼住时间
8. 揼慢动作
9. 揼步前行
10. 揼蹭时间
11. 揼时间过
12. 揼磨日子
13. 揼延机会
14. 揼住不放
15. 揼磨心性
16. 揼住节奏
17. 揼磨人生
18. 揼磨过程
19. 揼住脚步
20. 揼磨时光
文章总结
“揼”是一个较为冷僻的汉字,主要在方言中使用,表示“磨时间”的意思。虽未在主流典籍或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但其构字法与语义结构体现了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起名中,“揼”字可寓意沉稳、耐心与坚持,适合用于表达对子女性格与人生道路的期许。虽然它不常见于成语或诗词之中,但其语言功能和象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研究。通过对“揼”字的多角度解析,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也进一步体会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