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字是一个形声字,从疒,仓声,本义指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在古代文献中,《玉篇》将其定义为“疮痍也”,而张衡《西京赋》则提到“所恶成疮痏”。此字不仅用于描述身体上的疾病,还常被引申用来比喻社会或民生中的痛苦和疾患。

2. 疮字读音和五行

疮的拼音是chuānɡ,属于金属性。其笔画数为9,部首为疒。从五行角度来看,金代表刚强、锐利,与疮作为疾病之名相呼应,体现了病症带来的伤害性和破坏力。

3. 起名中的意义

虽然“疮”字具有明确的医学含义,但在名字中使用较为罕见。如果选择此字命名,可能寓意经历磨难后获得成长,或者象征对苦难深刻理解后的坚韧不拔。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考虑文化背景和社会接受度。

4. 字典说明(详细解释)

字形结构

疮为形声字,左形右声。“疒”表意,表明该字与疾病相关;“仓”表音,提示发音接近“仓”。整体构造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释义扩展

除了基本含义外,“疮”还可指:
(1) 痈、瘫、疽、疖等总称。
(2) 伤口、外伤,亦作“创”。
(3) 喻指伤痛、痛苦。

成语举例

  • 满目疮痍
  • 好了疮疤忘了痛

5. 古典解说(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根据《说文解字》,疮属于疒部,由仓声构成。古代文献如《玉篇》进一步阐释了其具体意义,并指出它不仅限于身体上的创伤,还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折磨。

6. 相关诗词内容

唐代诗人聂夷中在其作品《咏田家》中写道:“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通过这一句诗,作者形象地表达了治理表面问题时忽视深层次矛盾的危害。

此外,杜甫在《北征》中感叹:“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以自然景象映射社会动荡带来的巨大创伤。

7. 相关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疮”相关的成语:

  • 满目疮痍:形容遭受严重破坏后的凄惨景象。
  • 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忘记曾经的教训或痛苦经历。

8. 组词示例

以下是二十个包含“疮”字的词语:

  • 疮痍
  • 疮疤
  • 疮痕
  • 冻疮
  • 痔疮
  • 刀疮
  • 生疮
  • 疮毒
  • 疮疹
  • 疮疾
  • 疥疮
  • 恶疮
  • 火疮
  • 脓疮
  • 血疮
  • 老疮
  • 新疮
  • 溃疮
  • 热疮
  • 湿疮

9. 总结

综上所述,“疮”字虽主要用来描述身体上的疾病,但其丰富的引申义使其在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比喻义,都展现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际运用中,了解其多方面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