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意义
蜍,是一个形声字,从虫,余声。其本义为蟾蜍的省称,即指代蟾蜍这一类动物。在古籍中,"蜍"通常与"蟾"搭配使用,如“蟾蜍”。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因其外形特点和传说中的神秘色彩,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
"蜍"字读音和五行
该字的拼音为chú,属于阳平声调。在五行学说中,"蜍"被归类为金属性。根据五行理论,金代表刚强、坚韧和果断的性格特质。
“蜍”字用来起名的意义
由于“蜍”字本身具有鲜明的动物形象,且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用作名字时,寓意着孩子能够像蟾蜍一样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韧性。然而,因现代审美偏向简洁优雅的名字,“蜍”并不常见于人名之中。
“蜍”字字典说明
根据提供的资料,"蜍"字的具体信息如下:
- 笔画数: 13
- 部首: 虫
- 笔顺编号: 2512143411234
此字的结构符合汉字造字规律,通过部首“虫”明确指向昆虫或两栖类生物。
“蜍”字在中国古典解说
依据《康熙字典》记载,“蜍”属于申集中,位于虫字部第1085页第二行。
【唐韻】署魚切;【集韻】【韻會】常如切,??音同“??”。蟾蜍也。
此外,《本草纲目》引用萧炳的话提到:“腹下有丹书八字者,真蟾蜍也。”这说明古代对蟾蜍的认知已相当深入,并赋予其一定的药用价值。
“蜍”字相关的诗词内容
清代诗人陈维崧在其作品《风流子》中写道:
天边蜍兔,去我堂堂。
这里的“蜍兔”指的是月亮上的蟾蜍与玉兔,表达了一种对宇宙自然的感慨之情。
“蜍”字相关的成语
虽然“蜍”字单独成词不多,但与之相关联的成语包括:
- 蟾宫折桂 - 比喻科举考试得中。
- 月落乌啼 - 形容夜晚景色。
- 月中蟾影 - 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蜍”字组词(20个)
- 蟾蜍
- 虾蟆
- 蜘蛛
- 蝳蜍
- 蠩蜍
- 蟾光
- 蟾宫
- 蟾蜍丸
- 蟾酥
- 蟾皮
- 蟾液
- 蟾蜍花
- 蟾蛙
- 蟾毒
- 蟾鸣
- 蟾声
- 蟾灯
- 蟾彩
- 蟾华
- 蟾辉
文章总结
“蜍”作为中国汉字之一,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界两栖动物的认识与理解。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该字较少用于日常生活或命名场景,但它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科学知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通过对“蜍”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智慧结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