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脭”这个字在汉字文化中代表精美的肉。根据古代文献《文选·枚乘·七发》的记载,“脭脓肥厚”一语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肉的特质——肥美且质地细腻。
“脭”的拼音为 chénɡ,属于阳平声调。关于五行,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但其部首“月”通常与水相关联,因此可以推测此字可能与水行有所联系。
尽管“脭”字意指精美的肉,但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看,在现代人名中使用较少。若将其用于命名,可能象征着珍贵、丰盈和富足之意。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
释义: 脭 chéng 精美的肉 [delicate flesh]
引用: 脭脓肥厚。--《文选·枚乘·七发》
郑码: qjc
Unicode: u812d
GB编码: gbkc394
笔顺编号: 35112511121
依据《康熙字典》,脭收录于未集下,属肉字部,位于页984第14位。其释义如下:
【集韻】馳貞切,音呈。肉之精者。
【枚乗·七發】飮食則溫淳甘膬,脭醲肥厚。
目前尚未发现大量以“脭”为主角的古典诗词作品,但由于其本身含义优美,可作为隐喻或象征出现在描述美食或奢华生活的诗句中。
由于“脭”字较为冷僻,目前没有明确的相关成语记录。但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与形容美味佳肴的成语间接相关,例如“珍馐美馔”等。
综上所述,“脭”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精致的含义使其在特定场合下别具魅力。无论是从字形结构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脭”都展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