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蹩”的含义

字形与读音:

“蹩”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汉字,其拼音为 bié,总笔画数为 18,部首为“足”。该字在《康熙字典》中被收录于酉集中,属于足字部。

释义:

  • 走路扭了脚:

    如不小心蹩痛了脚;蹩断了一条腿。表示因为某种原因使脚受伤或行动不便。

  • 躲躲闪闪地走动:

    形容行为鬼鬼祟祟,如鲁迅《呐喊》中的句子:“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

  • 克制,忍住:

    比如憋气(使气)或憋扭(意见不合或两人合不来),意味着压抑情绪或不愿表达内心感受。

“蹩”字在中国古典解说

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 《说文解字》:

    解释为“踶也”,即指因行走不稳而绊倒或绊伤。

  • 《玉篇》:

    描述为“蹩??,旋行貌”,意为旋转着行走的样子。

  • 《庄子·马蹄篇》:

    提到“蹩??爲仁,踶跂爲義”,这句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于仁义之道的理解,通过身体的姿态来表达内心的道德观念。

“蹩”字用于起名的意义解析

由于“蹩”字本身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例如扭伤、困难或者不顺遂等,并且较为冷僻,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通常不会作为名字的选择。若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用作人名。

然而,如果确实想要选用这个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可以从其独特的含义出发,赋予它象征性的寓意。比如可以强调克服困难的精神,或者是表现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

“蹩”字的诗词内容

在古诗词中,“蹩”并不常见。但根据其含义,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描述类似情境的作品片段。例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蹩”字,但描述的是恶劣环境下的艰难处境,与“蹩”的意境相呼应。

“蹩”字相关的成语

  • 蹩脚货:

    形容同类中的劣等品,质量低劣的产品。

  • 蹩手蹩脚:

    形容做事不利索或不熟练。

  • 蹩里瘪气:

    形容非常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 蹩入:

    指勉强进入某处,多含有被迫或不得已的意思。

  • 蹩脚:

    形容技术不高明,能力差。

“蹩”字的组词(20个词)

  • 蹩脚
  • 蹩入
  • 蹩气
  • 蹩扭
  • 蹩脚货
  • 蹩脚匠
  • 蹩手蹩脚
  • 蹩曲
  • 蹩拐
  • 蹩进
  • 蹩脚医生
  • 蹩脚演员
  • 蹩脚诗人
  • 蹩脚小说
  • 蹩脚画家
  • 蹩脚老师
  • 蹩脚作家
  • 蹩脚翻译
  • 蹩脚编辑
  • 蹩脚设计师

文章总结

“蹩”作为一个罕用字,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涵盖了从身体损伤到行为特征等多个方面。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它可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读者来说,“蹩”提供了一个探索古老智慧的机会。不过,在实际应用时,尤其是涉及到命名等方面,则需谨慎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误解或不良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