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的释义和字典说明

(拼音:biǎo,笔画数:8,部首:衣)是一个会意字,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为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代人穿皮衣时,毛朝外面,因此“表”从毛得名。其本义是外衣。

《说文解字》解释:“表,上衣也。” 朱骏声补充说,古人的衣裘以毛为里,而古衣裘都是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慎所说的上衣,意思是毛在外部,表示有表则毛在里。

同义与引申

“表”最早指代外衣,但在后来的使用中,其意义逐渐扩大。以下是一些常见含义:

  • 表裘不入公门:出自《礼记·玉藻》,意味着外衣不能进入正式场合。
  • 必表而出之:出自《论语》,皇疏谓加上衣,即穿上外衣。
  • 中绀而表素:出自《庄子·让王》,指的是颜色深浅对比。

“表”字的基本用法

事物的外表

“表”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表,如:表面、表层、表皮等。它描述的是物体或事物最外层的部分,区别于内部结构。

亲戚关系

“表”也可以表示一种亲戚关系,如:表叔、表姐、表弟、表哥、表妹、表兄弟、表姐妹等。这种亲戚关系通常是通过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孩子建立起来的。

表达与表现

“表”还有表达、表明、显示等含义。例如:表白、表明、表露等,这些词汇反映了某种情感或意图的表达方式。

“表”字的具体应用

古代文体奏章

在古代,臣子给皇帝上书时使用的文体称为“表”,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类奏章通常涉及国家大事,表达对重大事件的看法和建议。

测量工具

“表”也指计时或测量的器具,如:钟表、体温表、水表、电表等。这些工具用于记录和显示时间或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标志与榜样

“表”可以作为标志或榜样的意思,如:表率、表识、旌表等。它可以用来表彰功德,设立标准,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表”字的相关成语

  • 表里如一:比喻人的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 虚有其表:形容表面上看似完美,但实际上却不符合实际情况。
  • 表壮不如里壮:意思是丈夫有能力还不如妻子善于持家。
  • 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协调一致。
  • 表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表”字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

“表”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频繁出现,尤其是作为奏章的一种形式,被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著名诗句中的例子:

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韦应物《石鼓歌》

“表”字在起名中的解析和意义

“表”字在起名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意义:

  • 外显与内秀:寓意着一个人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内在品质优良,表里如一。
  • 榜样与模范:代表着一个值得学习和尊敬的人,具有领导力和示范作用。
  • 沟通与表达:象征着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此外,“表”字还可以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勇于展现自己,追求卓越。

“表”字的组词示例

以下是20个包含“表”字的常用词语:

  • 表象
  • 表白
  • 表达
  • 表亲
  • 表叔
  • 表舅
  • 表侄
  • 表带
  • 表盘
  • 表面积
  • 表皮
  • 表层
  • 表里如一
  • 表面波
  • 表面化学
  • 表面活性剂
  • 表报
  • 表格
  • 表演艺术
  • 表意文字

文章总结

“表”字在中国文字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它既可以表示外衣,也可以扩展到事物的外表、亲戚关系、表达情感、以及作为古代重要的奏章形式。现代汉语中,“表”更多用于形容事物的表面特征、测量工具以及表达情感的手法。了解“表”字的各种含义和用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文化,还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尤其是在命名和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