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王国维:大学问家必经过三境界

王国维:大学问家必经过三境界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4 更新日期: 2016-06-08 16:39

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当时是旧学蜕变为新学的时代,是国门洞开的中外学术碰撞的时代。然而也正如王国维指出的,当时中国是暮气沉沉的学术界!

因此,他要独自去寻找学术发展的道路,这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整个民族的学术。王国维在寻找着道路,而且确实是“独上高楼”般地寻找,一个“独”字真实地成了王国维艰苦寻路的写照。他曾指出,当时学界尚未觉醒,昏沉麻木,毫无朝气;因此他必须独立观察思考,独辟蹊径,去创造伟业。

王国维还说:学术“三无”,学无新旧之分,中西之分,有用无用之分。学术要去求索自然、社会、人生的真相,因此“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知全”,如此则每一种学术都有用。

第二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王国维执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真理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

王国维是一个情商、智商十分高卓的大师。《尚书》、《诗经》都研究了几千年了,可是到王国维那里,却发现了还有许多地方不能解读出来,是因为其中有许多上古的成语,人们不知是成语而乱解,甚至连大学问家也不能免。王国维首先发现了上古成语的问题,并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然而王国维又最懂得聪明人之下苦功夫,才能在探寻真理的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更有成效。俞平伯写《人间词话序》中说:《人间词话》“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是胸罗万卷者不能道”。

第三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著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

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