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头条 / 风水学与古代儒道佛文化的关系

风水学与古代儒道佛文化的关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头条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 更新日期: 2022-07-09 17:00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风水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的说是儒道文化,而不是儒释道文化,虽然风水有佛教影响,但其影响很小,就拿阴宅来说,佛门中人死后多火葬,这和风水理论是冲突的。如果不精通儒道文化,就学不进风水的精髓,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儒家是风水的根基

  儒家崇尚厚葬,儒家的厚葬文化给风水带来了土壤,让人们追求死后的荣华,如果不是厚葬文化,阴宅风水就不可能像阳宅风水一样深入人心。

  儒家的风水观就是人以中道取得与环境的和谐,具体来说是一个“适中”原则。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比如说,居住房屋的大与小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广厦万间,不过夜眠三尺”,不必非要住高屋大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点,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形成一种“中轴”对称式结构,显得秩序井然。比如说,故宫紫禁城的中轴起自奉天殿,向北直抵鼓楼,向南直达正阳门。

  风水看山讲究三纲五常,这三纲五常本是儒家提倡的内容,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风水也讲究三纲五常,三纲为气脉、明堂、水口、五常是龙、穴、砂、水、向。且风水中讲究的这三纲五常,在运用中的联系和儒家的三纲五常是很像的。且风水中有很多术语都来源于儒家伦理,如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的相地次序。风水学与古代儒道佛文化的关系
风水学与古代儒道佛文化的关系
  二、道家风水观念是自然

  中国古代哲学有一个重要概念:气。古人认为“元气”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道教吸收了这个观念,认为道就是元气。道家风水学中所谓的“生气”“旺气”,虽然有些玄,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延伸到道教中,就进一步有了“万物有灵”的含义。正是因为山水和屋舍都有灵性,所以可以通过一些道教仪式去改变屋舍的吉凶。道教的仪式和法术,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给信众以吉祥和顺的心理暗示,对于人的发展是有很好的意义的。

  阴宅的理论基础源自于《葬经》,这也是早期成系统论述阴宅风水的着作,其作者是众所周知的道教郭璞。除此之外在先秦的儒道着作中多有说风水的内容,如《诗经》中的《斯干》,《管子》中的三地之篇更是诞生了流行千年的五音风水术。

  三、佛家风水观是因缘

  佛教讲“因缘生法”,就是说内因与外因是事物发生的充分因素,缺一不可。风水是外因,人的心量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风水是通过人的心量发挥其作用的。风水的作用大小决定于人的心量。人心向善,就算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也会转好;要是没福分,住在风水好的地方,恐怕也起不到好的作用,好风水会自行破掉。

  风水也是一种缘分,须用“德”来求。风水学理论讲“有情与无情”,有情即有德,无情即无德。好风水能蕴育人,然须有德者居之。德薄风水失,德厚风水聚。好风水只助有德人!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2022年7月9日出...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