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费字的含义解析,费字组词典故,费字诗词解读

费字的含义解析,费字组词典故,费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34 更新日期: 2025-11-13 06:00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费”是一个形声字,由“贝”作形旁,“弗”作声旁。其本义与钱财相关,意为“花费、消耗”。《说文解字》中解释:“费,散财用也。”说明此字最初多用于描述财物的支出与损耗。随着语言的发展,“费”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限于金钱上的支出,还涵盖了时间、精力、力气等非物质资源的耗费。

在古代典籍中,“费”常用来表达“消耗”“耗损”之意。如《吕氏春秋》所言:“费神伤魂”,指精神与灵魂的损耗;《墨子》中“伤形费神”,则强调身体和心神的双重付出。此外,“费”亦有“浪费”之义,如《管子·八观》云:“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指出国家奢侈会导致开支浩大,进而使百姓贫困。

除了表示消耗与费用之外,“费”还有引申义。例如在《礼记·曲礼上》中有“不辞费”之语,意为说话不嫌啰嗦、言语繁多;又如《礼记·中庸》提到“君子之道费而隐”,此处“费”通“拂”,有违背、不顺之意。此外,“费”亦可作地名使用,如春秋时期的鲁国古邑“费”(今山东费县一带),或鱼台县西南之地。

由此可见,“费”字虽结构简单,但内涵丰富,涵盖经济、心理、言语、道德等多个层面,体现了汉字“一字多义、义随境迁”的典型特征。

“费”字读音和五行属性

“费”字的普通话拼音为 fèi,属去声,第四声。其发音清晰有力,带有明显的闭口音结尾,给人以决断、收敛之感。在古音中,“费”属帮母或並母,入声字,后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去声。

从汉字结构来看,“费”为左右结构,左部为“贝”,右部为“弗”。其中,“贝”是形旁,象征与财富、交易相关的意义;“弗”为声旁,提示读音。整个字共9画,笔顺为: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竖、横折、撇、点。

在五行学说中,“费”字归属于 行。这一归类主要依据其偏旁“贝”。虽然“贝”本身为水中之物,但在汉字五行划分体系中,凡与财物、收藏、稳定有关的字多归于“土”行,因土主承载、生金、藏物。而“费”涉及金钱支出、资源管理,属于财务流转范畴,故划归为“土”。

此外,五行中的“土”象征诚信、稳重、包容与滋养,这也与“费”在使用过程中的理性控制相契合——合理的花费体现节制与规划,过度的花费则导致损耗与失衡。因此,在姓名学或命理分析中,若八字喜“土”,用“费”字起名可补益命局,增强稳定性与财富运程。

“费”字用于起名的意义解析

将“费”字用于人名之中较为少见,因其本义偏向“消耗”“支出”,在传统文化中易被理解为“破财”“损耗”,略带负面色彩。然而,若深入剖析其文化内涵与引申义,则可见其潜在的积极寓意。

首先,“费”字蕴含着努力、付出与奋斗的精神。如成语“费尽心机”“费时费力”,虽描述过程艰辛,但也突显了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的态度。因此,若用于名字中,可寄寓父母希望孩子做事认真、肯下功夫、不惧困难的美好愿望。

其次,“费”与“贝”相连,而“贝”自古为货币象征,代表财富与价值。“费”虽为支出,但支出的前提是有财可支,故也可反向解读为“拥有资源、具备实力”。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懂得合理投资与支出,实为智慧的表现。因此,“费”字可用于期望孩子将来善于理财、精于经营的家庭命名之中。

再者,“费”通“拂”(fú),有“违背”之意,引申为独立思考、不盲从主流,具批判性思维;又通“悖”,表谬误,提醒人们言语需谨慎,行事要周全。这些特性赋予“费”一种哲理性的深度,适合作为具有思辨气质的名字用字。

最后,从音律上看,“费”(fèi)发音响亮、干脆,适合搭配柔和或稳重的字组成名字,形成刚柔并济的听觉美感。例如“费然”“费宁”“费远”等组合,既不失力度,又具文雅气息。

总体而言,“费”作为名字用字虽非传统吉祥字,但若结合家庭期望、八字命理与个性塑造,仍可成为独特且富有深意的选择。

“费”字字典详释

根据《汉语大字典》及《康熙字典》等权威工具书,“费”字的基本信息如下:

  • 汉字:费
  • 部首:贝(第154部)
  • 笔画数:9
  •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XJMU
  • 郑码:YZNL
  • Unicode:U+8D39
  • GBK编码:B7D1

其详细释义可分为多个层次:

1. 动词:花费、消耗
指金钱、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支出。如《说文解字》曰:“费,散财用也。”《广雅》释为:“费,耗也。”皆强调其“消耗”本质。例句:“君子惠而不费”(《论语·尧曰》),意为施恩惠而不耗费自身。

2. 名词:费用、资财
指为某种目的所支付的钱款。如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形容战争成本极低;《红楼梦》中“烧埋之费”,即丧葬费用。现代常用词如“学费”“电费”“手续费”皆源于此义。

3. 引申义:耗损、劳神
不仅指物质消耗,亦指精神与体力的损耗。如《墨子》:“伤形费神”,形容身心俱疲;《韩非子》:“不费一朝之事”,强调效率高、不耗时。

4. 抽象义:多余、烦琐
出自《礼记·曲礼上》:“不辞费”,意为不避言语繁琐。引申为“费话”“费辞”“费言”,均指无必要的言辞。

5. 通假义
- 通“拂”(fú):表违背、逆反。如《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意为广博却隐微。
- 通“悖”(bèi):表谬误、错误。如《墨子·鲁问》:“岂不费哉?”即“岂不谬哉?”

6. 古地名
春秋时期鲁国有“费邑”,位于今山东省费县西北,为季氏封地。另《左传》记载“费滑”,亦为古地名。

综上所述,“费”字在字典中具有多重含义,跨越动词、名词、形容词乃至专有名词,展现了汉字的高度灵活性与历史纵深感。

“费”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解说

在传统文字学经典中,“费”字受到广泛关注,尤以《说文解字》《广雅》《集韵》等为代表。

《说文解字》 许慎释曰:“费,散财用也。从贝,弗声。”明确指出其形声结构,并强调其核心意义为“分散财物”,即支出、消费。此为“费”最原始、最根本的定义。

《广雅·释诂三》 则进一步简化为:“费,耗也。”将“费”等同于“消耗”,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金钱,也可用于精力、时间等抽象资源的流失。

《玉篇》 南朝顾野王注:“费,花费也。”延续《说文》之意,语言更为通俗,便于理解。

《集韵》 收录“费”字多音:
- fèi:基本音,对应“花费”“费用”;
- :通“拂”,训为“违也”;
- :用于地名“费”(如费邑)。
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费”存在多音多义现象,尤其在经籍中常借音表意。

《礼记·中庸》 有言:“君子之道费而隐。”郑玄注:“费犹广也,隐犹微也。”孔颖达疏:“费是繁多广大之意。”此处“费”虽读 fèi,却被解作“广大、广泛”,与“花费”似无关联,实为通假用法,体现古文用字之灵活。

《墨子·鲁问》:“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岂不费哉?”孙诒让《墨子间诂》认为:“费当读为悖,谓谬误也。”揭示“费”可通“悖”,表荒谬、不合情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学者对“费”字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意义,更深入探讨其音韵演变、通假规律与哲学引申,使其成为一个兼具实用性与思想性的汉字典范。

含有“费”字的诗词内容

尽管“费”字在诗歌中并非高频字眼,但在历代诗词中仍有精彩呈现,多用于表达辛劳、耗费、遗憾或哲理之思。

宋代诗人戴复古在《论诗绝句》中写道:

“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此句生动描绘创作之艰难——即便绞尽脑汁、耗尽心力,也未必能写出惊世之作,道出了艺术创造中的无奈与执着。

唐代杜甫虽未直接使用“费”字,但其诗风沉郁顿挫,常描写民生疾苦与国家耗费,如《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虽无“费”字,却处处体现“费粟伤民”之痛,与“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管子》)遥相呼应。

清代方苞《狱中杂记》提及:“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虽非诗句,但被后人引用入文,反映司法黑暗与金钱运作,具强烈现实批判意味。

现代文学中,《红楼梦》第三回写贾政判案:“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此处“费”字朴实无华,却承载沉重人命代价,凸显封建社会中金钱与生命的不对等。

此外,在民间谚语中也有含“费”字的警句,如:“莫浪费,惜寸阴。”劝人珍惜时间,不可虚度光阴;又如“费力不讨好”,形容徒劳无功的努力,富含生活智慧。

综上,含“费”字的诗词虽少,但每出现一次,往往承载深刻的人生体悟或社会观察,耐人寻味。

与“费”字相关的成语

“费”字参与构成多个常见成语,大多围绕“消耗”“麻烦”“难懂”等核心意义展开,极具表现力。

  1. 费尽心机:形容用尽心思,千方百计谋划。多用于贬义,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2. 费劲巴力:口语化表达,形容非常吃力、费力气。
  3. 费时费力: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效率不高。
  4. 费话连篇:形容说话啰嗦冗长,没有重点。
  5. 白费唇舌:比喻徒然多说,对方根本不听,毫无效果。
  6. 费神劳心:耗费精神,操心过度。
  7. 费工费料:指制作某物所耗人工与材料极多,成本高昂。
  8.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用心良苦。
  9. 费心劳力:既费心又出力,形容辛勤劳碌。
  10. 费事麻烦:事情复杂,不好处理。
  11. 费力不讨好:付出很多却得不到认可或回报。
  12. 费人猜测:让人难以理解,费解。
  13. 费尽口舌:反复劝说,极尽言辞之力。
  14. 费手费脚:亲自动手操办,极为麻烦。
  15. 费心竭虑:同“殚精竭虑”,形容极度用心。
  16. 费尽周折:经历许多曲折才能达成目标。
  17. 费尽心血:比喻倾注全部精力与情感。
  18. 费财劳民:耗费财物,劳苦百姓,多用于批评统治者奢侈。
  19. 费日旷时: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20. 费寝忘食:形容专心致志,连吃饭睡觉都忘了(仿“废寝忘食”)。

这些成语广泛应用于书面语与口语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费”字组词(20个常用词)

以下为“费”字组成的常见词语,涵盖日常生活、经济、心理等多个领域:

  1. 费用
  2. 学费
  3. 电费
  4. 水费
  5. 燃气费
  6. 电话费
  7. 报名费
  8. 手续费
  9. 诊疗费
  10. 通行费
  11. 花费
  12. 耗费
  13. 消费
  14. 费劲
  15. 费力
  16. 费时
  17. 费心
  18. 费神
  19. 费解
  20. 费话

这些词语充分展示了“费”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家庭开支、公共服务还是个人感受,皆可见其踪影。

文章总结

“费”字虽看似平凡,实则内蕴深厚。它从“贝”得义,与财富密切相关,本义为“花费钱财”,后延伸至时间、精力、言语等多维度的消耗。其五行属“土”,象征承载与流转,在命理与命名中具特殊意义。

在古典文献中,“费”见于《说文》《广雅》《礼记》《墨子》等重要典籍,既有本义阐述,又有通假引申,展现出汉字丰富的语义层次。诗词中虽不多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承载深刻的哲理或现实关怀。

现代汉语中,“费”构成大量常用词汇与成语,如“费用”“费尽心机”“费解”等,渗透于日常交流与文学表达之中。其作为名字用字虽不常见,但若结合文化内涵与命理需求,亦可赋予独特寓意。

总之,“费”不仅是一个记录支出的符号,更是一种关于付出、损耗与价值衡量的文化载体。理解“费”字,即是理解中国人对资源、劳动与人生投入的深层认知。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