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纺字的含义解析,纺字组词典故,纺字诗词解读

纺字的含义解析,纺字组词典故,纺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1 更新日期: 2025-10-27 06:09

中国文字意义

“纺”字,读作 fǎng(拼音:fǎnɡ),是一个形声字,从“糸”部,方声。其本义是将丝、麻、棉等纤维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拉细并捻合,制成纱线的过程。这一动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纺织业的基础环节,也是女性日常劳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纺,网丝也。”这里的“网丝”并非指捕鱼之网,而是引申为编织丝线的动作。由此可看出,“纺”的核心含义与“丝”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材料的加工智慧。

进一步扩展,该字不仅限于物理上的纺纱行为,还承载着文化意象——勤劳、细致、持家有道。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耕女织”是理想的家庭分工模式,而“纺”正是女子职责的核心体现之一。

“纺”字读音和五行属性

“纺”字的现代汉语拼音为 fǎng,属第三声,发音清晰有力,带有一种节奏感,仿佛模拟了纺车转动时的律动。

从汉字五行角度来看,“纺”字归属于 行。这一判断主要基于其偏旁“纟”(糸部)虽属丝线类,但“糸”本身象征流动、延续之意,类似于水流不断;同时,纺织过程中需要用水润湿纤维以便于梳理和加捻,亦暗合“水”的润泽特性。

此外,在姓名学中,五行属“水”的字常被认为具有聪慧、灵动、适应力强的特点。“纺”字虽不常见于名字之中,但若用于取名,可寓意柔韧不折、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纺”字在起名中的解析与意义

尽管“纺”字在现代人名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独特美感与深层寓意。作为名字用字,它传递出一种温婉细腻、勤勉专注的气质。

对于女孩而言,“纺”可象征心灵手巧、持家有道,寄托父母希望女儿贤惠能干、善于经营生活的愿望;而对于男孩,则可引申为坚韧不拔、条理分明的性格特征——正如纺线需耐心与技巧,人生之路亦需一丝一缕地编织而成。

从音韵角度看,“纺”字音节简洁明快,搭配其他字时易于形成和谐的名字组合,如“子纺”、“文纺”、“清纺”等,皆具书卷气息与雅致风度。

尤其在追求个性化命名趋势的今天,“纺”这类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的字,正逐渐受到重视。

“纺”字的字典详细解释

根据《康熙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综合释义,“纺”字的基本信息如下:

  • 部首:纟(糸部)
  • 笔画数:7画
  •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
  • 五笔输入码:XYY(部分系统支持)
  • 郑码:zsy
  • Unicode编码:U+7EBA
  • GBK编码:B7C4

其详细释义包括两个主要层面:

  1. 动词义项:指将棉花、麻、丝、毛等纤维搓捻成纱或线。例如:“纺纱”、“纺线”、“混纺”。此义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业领域,是“纺织”产业链的第一步。
  2. 名词义项:指一种质地轻薄、平纹织造的丝织品,即“纺绸”。古时多用于礼仪场合,《仪礼·聘礼》中有“贿用束纺”,说明其曾作为贵重礼物使用。

另有一古音读作 bǎng,通“绷”,意为捆绑、悬挂,见于《国语·晋语》:“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此处“纺”即“悬缚”之意,虽现已罕用,但反映了汉字意义演变的历史轨迹。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纺”字解说

在传统典籍中,“纺”字频繁出现,既是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道德教化的载体。

《说文解字》曰:“纺,网丝也。”许慎以“网丝”比喻纺纱过程,强调其组织性与技术性,揭示了古人对工艺本质的理解。

《左传·昭公十九年》载:“纺焉以度而去之。”此处“纺”指用丝线测量尺寸后去除杂质,显示其在礼制与工程中的实用功能。

《国语·晋语》中“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一句,则展示了“纺”通“绷”的特殊用法,描述的是将人绑在槐树上示众的情景,韦昭注云:“纺,悬也。”这说明古代文字常因音近而假借,丰富了语义层次。

至清代周容《芋老人传》写道:“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生动描绘了一幅乡村夫妻辛勤劳作、维持生计的画面,“织纺”并列,成为清贫自守、刻苦持家的象征。

含有“纺”字的诗词内容

虽然“纺”字在古典诗词中直接出现不多,但在描写田园生活、妇女劳作题材的作品中,常隐含其意象。

如唐代诗人孟郊《织妇词》中有句:“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虽未直言“纺”,但“织”之前必先“纺”,故全诗实则涵盖纺纱全过程,反映劳动妇女的艰辛。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五:“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其中“绩麻”即接续纺线,与“纺”密不可分,展现农忙时节全家协作的生活图景。

元代王冕《墨梅》虽主咏梅花,然其题画诗常附生活感悟,亦有“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之语,背后正是“纺绩井臼”的日常支撑。

可见,“纺”虽非诗歌高频词,却是构成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符号,潜藏于无数吟咏勤俭持家的诗句之中。

与“纺”相关的成语

由于“纺”属于具体工艺动词,独立成成语者较少,但与其密切相关的词语多出现在固定搭配或熟语中。以下是几个与“纺”意义相关或包含该字的表达:

  • 纺织娘:原指秋夜鸣叫的昆虫(即蟋蟀),因其叫声似纺车转动声得名,后也成为民间艺术形象,象征宁静乡愁。
  • 纺线织布:泛指家庭手工业劳动,常见于描述旧时农村生活。
  • 男耕女织:虽不含“纺”字,但“织”之前必经“纺”,因此“纺”是这一成语背后的隐性动作。
  • 机杼声声:形容织机运作的声音,间接反映纺线工作的持续进行。
  • 一丝不苟:比喻做事认真细致,源自纺织对每一根丝线的严格要求,与“纺”的精细特质相通。

这些成语或俗语共同构建了一个以“纺”为核心的劳动文化体系,彰显中华文明对手工艺精神的尊崇。

“纺”字组词(20个常用词汇)

  1. 纺纱
  2. 纺线
  3. 纺织
  4. 纺车
  5. 纺锤
  6. 纺绸
  7. 混纺
  8. 毛纺
  9. 棉纺
  10. 丝纺
  11. 化纤纺
  12. 粗纺
  13. 精纺
  14. 开纺
  15. 试纺
  16. 纺配
  17. 纺机
  18. 纺厂
  19. 纺工
  20. 纺户

这些词语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从工具到行业领域的完整链条,显示出“纺”在语言系统中的高度实用性与专业性。

文章总结

“纺”字虽仅有七画,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它不仅是技术动作的记录,更是中华民族勤劳美德的象征。从《说文解字》的“网丝也”到《左传》《国语》中的实际应用,再到清代文学中的生活写照,这个字贯穿千年,见证着中国纺织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音韵上,它读作 fǎng,属水行,带有柔和而持久的力量;在起名中,虽不常用,却能赋予名字一种内敛、坚韧的气质;在诗词与成语中,它虽常隐身幕后,却是无数田园画卷与家训格言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日,“纺”已不再局限于手工劳作,而是延伸至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体系,成为科技与传统交融的典范。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纺”所代表的那份专注、细致与不懈努力的精神,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