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筪字的含义解析,筪字组词典故,筪字诗词解读

筪字的含义解析,筪字组词典故,筪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23 更新日期: 2025-10-22 05:59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筪”字虽不常见于现代汉语日常使用中,却在古籍和文字学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从结构上看,“筪”为上下结构,由“竹”字头与下方部件组成,整体共七画。其本义与“法则”“模范”相关,体现出古人以竹简记录典章制度、规范行为的文化背景。在古代,“竹”常象征清正、节制与文雅,因此带竹字头的字多与文书、礼法或器物制作有关。“筪”正是在这种语境下衍生出“法式”“典范”的含义,寓意庄重、有序与可效仿的标准。

“筪”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筪”字的普通话读音为 fàn,声调为第四声,发音清晰有力。值得注意的是,该字在《集韵》中另载有“轄甲切,音狎(xiá)”的古音读法,表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存在多音现象,但现代通行读音以 fàn 为主。

关于五行属性,虽然“筪”字未明确归属于传统五行(金、木、水、火、土)体系中的某一类,但从其部首“竹”可以推断其五行属。因“竹”为植物,生长于土而得木之气,故凡以竹为偏旁的字多归于木行。在姓名学中,若取“筪”字用于起名,通常认为其五行属木,适合生辰八字中需补木之人使用,有助于平衡命理五行能量。

“筪”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将“筪”字用于人名之中,具有深远的文化寓意和积极的象征意义。首先,因其本义为“法则”“模范”,用作名字时可寄托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品行端正、堪为表率之人的美好愿望。它传达出一种自律、严谨、有原则的人格追求,适用于期望子女将来在学术、管理或公共事务领域有所建树的家庭。

其次,“筪”通“范”,即“模范”“范式”之意,进一步强化了榜样与规范的意象。如“筪金”“筪铜”等词所示,此字亦可用于指代铸造金属所用的模具,引申为塑造人才、成就大器的过程。因此,在名字中使用“筪”,也暗含“雕琢成材”“厚德载物”的教育理念。

此外,由于“筪”字较为罕见,用于起名还能体现独特性与文化底蕴,避免重名,彰显个性而不失典雅。尤其适合搭配寓意稳重、智慧、进取的字眼,构成富有哲思与美感的名字组合。

“筪”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现代字典释义,“筪”字拼音为 fàn,总笔画数为7,部首为“竹”,结构为上下型。其基本释义如下:

  • 1. 法则;模范。 表示可遵循的规则或值得效仿的榜样,强调规范性与权威性。
  • 2. 通“范”。 即与“范”字通用,表示模型、模子,尤见于“筪金”“筪铜”等词语中,指铸造金属器具所用的模具。

这一释义说明“筪”不仅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规范之字,同时也具有实际工艺上的应用背景,体现了古代手工业与礼制文化的结合。

此外,该字尚无明确的五笔编码或常见组词,属于较冷僻字,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主要保留在古籍、辞书及专业文字研究中。

“筪”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尽管“筪”未见于《说文解字》一书,但在后世重要的韵书与字书中仍有所记载。据《康熙字典》引《集韵》所述:“【集韻】轄甲切,音狎。竹名。” 这说明“筪”在某些古音系统中读作“xiá”,且被解释为一种竹子的名称,可能特指某种可用于制作器物或书写材料的竹种。

这一解释与“竹”字头部首相呼应,反映出该字最初的造字意图可能与竹类植物有关。而后引申为“法式”“模范”,或因古代竹简为书写典籍、颁布法令的主要载体,遂以“竹”为形旁,配合声旁“范”(或类似构件),演化出表示制度、规范的新义。

虽然“筪”未能进入主流经典文献的核心词汇,但从《集韵》与《康熙字典》的收录来看,它是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一个真实存在并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字符,反映了汉字形声结合、音义流转的发展规律。

“筪”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目前可考的中国古代诗词文献中,并未发现直接使用“筪”字的作品。该字因极为生僻,未见于《全唐诗》《宋词三百首》《元曲选》等主流诗歌总集之中。亦无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人在其作品中引用此字的记录。

然而,考虑到“筪”通“范”,而“范”字在古典诗词中偶有出现(如“垂范后世”“师范百王”等表达),可推测“筪”在极少数文献或碑刻中或曾作为异体字使用。但由于缺乏实证文本支持,尚无法确认其在诗歌中的具体用例。

未来若有出土文献或新发现的古籍资料,或许能揭示“筪”在文学中的潜在踪迹,但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只能将其视为一个尚未融入诗歌传统的文字符号。

和 “筪”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经全面检索,目前汉语成语库中没有收录包含“筪”字的成语。无论是常用成语、典故成语还是冷僻成语,均未见“筪”字的身影。这与其作为生僻字、使用频率极低的特点密切相关。

同时,“筪”字也不用于任何固定搭配的惯用语或歇后语中。虽然其通“范”,而“范”字常见于“垂范百世”“轨物范世”“大家风范”等成语,但这些成语皆写作“范”,并未采用“筪”作为替代形式。

因此,若想查找与“筪”有关的成语,当前的结果为空。这也提醒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此类冷僻字时,应更多关注其在古籍、文字学或命名学中的特殊价值,而非期待其广泛应用于成语表达之中。

“筪” 字组词(20个词)

由于“筪”为极少见的冷僻字,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参与构词,以下列出的词语部分基于古义推测、通假关系或理论组合,实际使用中极为罕见甚至不存在:

  1. 筪金(通“范金”,指铸造金属)
  2. 筪铜(通“范铜”,铸铜模具)
  3. 筪铁
  4. 筪银
  5. 筪锡
  6. 筪铅
  7. 筪镴
  8. 筪模
  9. 筪型
  10. 筪式
  11. 筪规
  12. 筪矩
  13. 筪则
  14. 筪典
  15. 筪训
  16. 筪范(叠义强调)
  17. 筪法
  18. 筪仪
  19. 筪制
  20. 筪程(程序之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多数词汇为依据“筪=范”的通假关系进行的合理推导,并非现代标准汉语中的正式词语,仅用于理解该字可能的语言扩展空间。

最后的文章总结

“筪”是一个承载多重文化意涵的汉字,虽在现代生活中鲜少露面,却在文字学、古籍研究与姓名学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其读音为 fàn,五行属木,本义为“法则”“模范”,并与“范”字相通,可用于表示铸造模具或行为准则。作为竹字头的字,它继承了“竹”所象征的高洁、秩序与文明传承的精神特质。

在起名应用中,“筪”寓意深远,适合作为表达对子女品德修养、人生格局期许的用字,兼具稀有性与文化厚重感。尽管目前并无含“筪”的成语或诗词实例,且难以构成常用词语,但这并不削弱其作为汉字体系一员的价值。

通过对《康熙字典》《集韵》等古典文献的梳理,我们得以窥见“筪”从“竹名”到“法式”再到“通范”的语义演进轨迹,体现了汉字形、音、义交互发展的复杂历程。学习这样的冷僻字,不仅是对语言本身的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次致敬。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