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呃字的含义解析,呃字组词典故,呃字诗词解读

呃字的含义解析,呃字组词典故,呃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9 更新日期: 2025-09-27 06:06

中国文字意义

“呃”是一个形声字,从“口”,戹(è)声,本义与声音相关。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呝,喔也。从口,戹声。字亦作呃。”可见,“呃”最早写作“呝”,是模拟鸡鸣之声的拟声词。其核心在于“口”部,表示与发声、呼吸、口腔动作有关。

在古代文献中,“呃”常用于描述禽鸟的叫声或人的笑声,如“呃喔”形容鸡鸣,“呃呃”则为笑声的摹写。后来引申为人体生理现象——打嗝,即“呃逆”,指因横膈膜痉挛导致气流上冲、发出短促声响的病症,在中医典籍如朱震亨《丹溪心法》中已有明确记载。

此外,“呃”还作为语气助词使用,置于句末表达赞叹、惊异或感叹之情,如“红霞映山崖呃!”体现了口语中的情感色彩。因此,“呃”虽为常用小字,却承载了自然之声、人体反应与语言情感三重文化内涵。

“呃”字读音和五行属性解析

“呃”字现代普通话读音主要为 e(轻声或第二声),在表示打嗝或语气助词时常读作轻声“e”;另有一个古音读作 è,多见于古籍中表示“呃逆”之病状;还有一个较少用的读音 ài,出自《广韵》,意为“不平声”,属古音遗存。

从汉字五行属性来看,“呃”字归属为 行。此判断依据在于:其部首为“口”,而“口”在五行归类中通常属木,主生发、沟通之意。同时,“呃”与声音、气息流动相关,木主生长与舒展,气息之上冲亦象征生机萌动,故归于木行较为合理。在姓名学中,若八字喜木者,可用此字以补五行之需。

“呃”字用于起名的意义分析

尽管“呃”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口语表达或医学术语(如“呃逆”),但在起名实践中极为罕见。主要原因在于其字义多与生理反应(打嗝)、拟声词(笑声、鸡叫)及语气词相关,缺乏积极、庄重或美好寓意,难以承载父母对子女的期许。

然而,若从独特性与文化深度角度考量,“呃”字仍具一定象征潜力。例如,取其“发声”之意,可寓意思想表达、言辞清晰;取其“气息上冲”之象,可象征生命力旺盛、精神昂扬;若结合古文用法如“良游呝喔”,亦可引申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但需注意,由于该字易引发“打嗝”的联想,可能带来误解或戏谑,不利于名字的严肃性与社会接受度。因此,在正式命名中一般不推荐使用“呃”字,除非特定艺术化、文学化命名场景下追求别致效果。

“呃”字字典详细释义说明

据《汉语大字典》及《康熙字典》等权威工具书,“呃”字有多个义项:

  • 鸡叫声或笑声:源自《说文解字》:“呝,喔也。从口,戹声。”“呝喔”为双声连绵词,模拟鸡鸣声。晋代潘岳《射雉赋》中有“良游呝喔”,描绘狩猎时禽鸟惊飞鸣叫之景。
  • 笑声的摹写:“呃呃”同“呝呝”,表示笑声;“呃吓”亦为笑的声音记录,反映古人以口部动作记录情绪表达的习惯。
  • 气逆作声,即打嗝:明代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说明“呃”已成为中医术语,专指“呃逆”病症,并进一步细分为寒呃、热呃、气呃、痰呃、瘀呃、虚呃六种类型。
  • 叹词用法:读作 e 时,置于句末表示赞叹、惊讶或提醒,如“红霞映山崖呃!”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情感渲染力。
  • 古音不平声:《广韵》载“乌界切,音隘”,读作 ài,意为“不平声”,此义现已罕用。

综上,“呃”是一个多音多义字,涵盖动物叫声、人类笑声、生理现象、语气助词等多种语义层次,体现了汉字“一字多义、音随境变”的特点。

“呃”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解说

在传统字书与经典中,“呃”字的文化渊源深厚,尤以《说文解字》《玉篇》《广韵》《康熙字典》为代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呝,喔也。从口,戹声。字亦作呃。”这是对“呃”最原始的文字学解释,明确指出其形声结构与拟声功能。“呝喔”为双声连语,专用于描摹鸡鸣之声,体现古人观察自然、摹写声音的语言智慧。

南朝顾野王《玉篇》载:“於革切,音戹。本作呝。雞聲。”强调其本字为“呝”,后简化为“呃”,并保留古音读法。

宋代《广韵》记:“烏界切,音隘。不平聲。”提供另一读音线索,显示“呃”曾有非口语化的文读音,可能用于特定语境下的声调变化。

清代《康熙字典》综合前代说法:“又【正字通】方書有呃逆症,氣逆上衝作聲也。”将“呃”正式纳入医学术语体系,标志着该字由拟声词向病理名词的语义扩展。

由此可见,“呃”字经历了从拟声到病理、从口语到书面的演变过程,是中国语言发展中“音义共生”的典型例证。

与“呃”字相关的诗词内容赏析

虽然“呃”字本身极少出现在主流诗词中,因其偏口语化、日常化,但在个别赋体文学作品中仍有精彩呈现。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其名篇《射雉赋》中写道:“良游呝喔。”此处“呝喔”即“呃喔”,生动描绘了猎人出游时惊起野鸡、群禽齐鸣的场景。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更是早期汉语拟声词运用于文学描写的典范。

此句以“呝喔”二字精准捕捉鸡鸣的节奏与音色,展现作者敏锐的听觉感知与高超的语言表现力。虽仅两字,却使整个狩猎场景跃然纸上,充满动感与生活气息。

此外,尽管未直接使用“呃”字,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的诗歌中隐含类似声音意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鸡鸣桑树颠”,虽无“呃”字,实有“呃声”之境,可谓“无声胜有声”。

与“呃”字相关的成语汇总

经过查证,《汉语成语大辞典》及相关语料库中,目前并无以“呃”字为核心的固定成语。原因如下:

  • “呃”字多用于口语、拟声或医学术语,不具备成语所需的稳定性与典故性;
  • 其构词能力较弱,难以与其他字形成固定搭配;
  • 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低,未能进入经典文本形成成语。

不过,存在一些与“呃”语义相近的成语,间接反映其文化意象:

  • 鸡鸣犬吠:形容乡村生活景象,包含鸡叫声,与“呃喔”之意相通;
  • 哄堂大笑:虽不用“呃”,但描绘群体笑声,与“呃呃”“呃吓”所表笑声情境相似;
  • 气结声吞:形容情绪激动至说不出话,与“呃逆”时气息受阻的状态有一定关联;
  • 一噎止餐:比喻因小失大,其中“噎”与“呃逆”同属食道或膈肌异常反应,病理机制相近。

因此,虽无直接含“呃”字的成语,但可通过相关成语理解其背后的声音、情绪与身体经验。

“呃”字常见组词(20个)

  1. 呃逆
  2. 呃呃
  3. 呃喔
  4. 呃吓
  5. 打呃
  6. 频呃
  7. 寒呃
  8. 热呃
  9. 气呃
  10. 痰呃
  11. 瘀呃
  12. 虚呃
  13. 胃呃
  14. 病呃
  15. 久呃
  16. 连呃
  17. 轻呃
  18. 猛呃
  19. 小儿呃逆
  20. 饭后呃气

注:部分词语为医学专业术语或口语表达,非全部收录于现代标准词典,但在实际语言环境中有所使用。

文章总结

“呃”字虽笔画不多(7画),部首简单(口),却蕴含丰富的语言与文化信息。它起源于拟声,用于描摹鸡鸣与笑声,后发展为医学术语“呃逆”,又衍生出口语中的语气助词用法,展现出汉字由具体到抽象、由自然到人文的演化路径。

其读音多样(e / è / ài),五行属木,结构清晰(左右结构,口+戹),在《说文》《玉篇》《广韵》《康熙字典》中均有记载,体现了历代字书对其语音、字形与语义的关注。

尽管在起名中鲜少使用,且无固定成语,但通过“呃喔”“呃呃”等拟声词,以及“呃逆”这一中医术语,它深深嵌入汉语的表达系统之中。尤其在潘岳《射雉赋》中“良游呝喔”一句,展现了古代文人如何以精炼字词捕捉自然之声,赋予平凡之字以诗意光辉。

综观“呃”字,虽不起眼,却是汉语生命力的一个缩影——既能承载生命的律动(打嗝),也能传递欢乐的情绪(笑声),更能记录文化的记忆(古籍训诂)。一字一世界,诚哉斯言。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