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殬字的含义解析,殬字组词典故,殬字诗词解读

殬字的含义解析,殬字组词典故,殬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25-09-12 05:47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体系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是语言、哲学、艺术等多方面智慧的结晶。汉字不仅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在姓名学、风水命理、诗词歌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殬”字读音为“dù”,属于较为冷僻的汉字之一,笔画数为9画,偏旁部首属于“歹”部。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殬”字的发音为“音妒”,其本义是“败也”,即败坏、祸害之意。该字在古文典籍中多用于形容事物的败坏或道德的堕落,具有较为负面的含义。

在起名学中,名字的选择讲究音、形、义的协调统一。由于“殬”字本身带有败坏、祸害之意,因此在现代姓名中极为罕见,几乎不会被用于人名。若从古文或特殊文化角度考虑,此字可用于表达警醒、自省之意,寓意“防微杜渐,避免败坏”,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

从字形结构来看,“殬”字由“歹”与“睪”组成。“歹”表示与死亡、残害相关,“睪”则与观察、审视有关。组合起来,有“败坏之因在于不慎、不慎则祸生”的意味。这与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契合,提醒人们要注意自身行为,防患于未然。

在古典文献中,《尚书·洪范》有“彝伦攸殬”之语,意思是“常规伦理遭到破坏”。此处的“殬”字即为“败坏”之意,反映出古人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刘勰在《新论》中也有“小利,大利之殬;小患,大祸之津”的论述,强调小的利益可能是大利益的败坏因素,小的过失也可能成为灾祸的源头,体现出对细节与整体关系的深刻洞察。

虽然“殬”字并不常见于现代诗词中,但其含义与许多警示性、哲理性古文内容息息相关。如古人所言:“防微杜渐,慎之在始。”正与此字之意遥相呼应,表达了对败坏现象的深刻反思。

与“殬”相关的成语较少,常见有“彝伦攸殬”、“大利之殬”、“防患之殬”等,多用于警示或批判某种行为导致的负面后果。成语接龙方面,因该字本身较少使用,因此以“殬”打头的成语接龙较为罕见,但在文学创作中可作为点缀使用,以增强语言的古雅与深度。

“殬”字可组成的词语包括:败坏之殬、祸害之殬、防患之殬、德行之殬、政教之殬、纲纪之殬、风化之殬、制度之殬、礼法之殬、道德之殬、风俗之殬、家风之殬、世风之殬、人伦之殬、道义之殬、治国之殬、修身之殬、律己之殬、察言观色之殬、慎思明辨之殬。

综上所述,“殬”字虽属冷僻,却寓意深刻,其本义为“败坏、祸害”,在古文中有重要体现。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因小失大,防微杜渐。虽然现代起名中很少使用此字,但在文化、哲学、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