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牍字的含义解析,牍字组词典故,牍字诗词解读

牍字的含义解析,牍字组词典故,牍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24 更新日期: 2025-09-09 05:49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每一个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在众多汉字中,“牍”字以其独特的形义结构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成为研究古代书写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牍”字的含义、读音、五行属性、起名意义、字典说明、古典解释、诗词内容、相关成语、组词等方面,全面展现其文化价值。

“牍”字读作“dú”,音调为第二声,属于古汉语中的常见字。在五行属性中,“牍”字属金,这一属性源于其形声结构的“片”部,而“片”在传统五行学士中象征着金性。从字形结构来看,“牍”是一个形声字,从“片”,以“卖”为声旁。“片”本义为木头剖成的一半,象征着古代用木片书写的历史背景,而“卖”则提供了读音的线索。

在名字中使用“牍”字,寓意深远。因其本义为古代书写用的木片,也引申为文书、公文,因此常被用于寓意文化、文才、智慧、学识等方面的名字。例如,取名“文牍”、“书牍”等,均可表达对文化修养和文采的重视。同时,“牍”字五行属金,在五行相生相克中,金主刚毅、果断、坚韧,因此也象征着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

从字典角度来看,“牍”字的基本含义为古代书写用的木片,亦称“木简”。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也就是说,“牍”是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木板,长一尺,书写后的称为“牍”,未书写者称为“椠”。后来,“牍”字引申为文书、公文、信件等意,如《史记》《陋室铭》等古籍中均有使用,如“与人尺牍”“无案牍之劳形”等,皆体现出其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牍”字常见于各类典籍和诗词中。《史记·陈遵传》中有“与人尺牍”,说明“牍”在古代是书信的代称;《史记·周勃传》中“吏乃书牍背示之”更是引申出“牍背”一词,成为冤狱的象征。在《说文解字》中,“牍”作为“书版”,更是与“椠”“简”等文字形成系统的古代书写材料词汇。此外,杨修《答临淄侯笺》中“握牍持笔”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人书写时的场景,极具画面感。

尽管“牍”字在现代诗词中不常见,但在古代诗词和典故中屡见不鲜。例如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此外,“牍”也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书信往来中,如“尺牍”、“书牍”皆是文人间传递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

在成语方面,与“牍”字相关的成语不多,但其引申义常被使用。例如“案牍劳形”出自《陋室铭》,意指政务繁忙;“尺牍千里”形容书信虽短,却能传达深远之意;“片牍之言”则形容简短的书信或文辞。

以下是“牍”字常见的组词,共二十个:
1. 尺牍
2. 书牍
3. 案牍
4. 文牍
5. 史牍
6. 牍书
7. 牍籍
8. 牍簿
9. 牍尾
10. 牍背
11. 牍板
12. 牍策
13. 牍简
14. 牍卷
15. 牍函
16. 牍文
17. 牍奏
18. 牍策
19. 牍札
20. 牍记

综上所述,“牍”字不仅是一个承载古代书写文化的汉字,更是中华文化中知识与智慧的象征。它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木简到书信,从公文到典籍,无不体现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无论是在名字中使用,还是在文学典籍中引用,都彰显了“牍”字的独特魅力。它提醒我们,在数字化时代,更应珍惜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段历史。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