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檟字的含义解析,檟字组词典故,檟字诗词解读

檟字的含义解析,檟字组词典故,檟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0 更新日期: 2025-09-08 05:49


中国文字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不仅是书写形式的变化,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与历史背景,它们不仅用来记录语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道德观念以及人生哲理。

“檟”字,读音为 dōu,属于木字旁,笔画共 9 画,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字。从字形结构上看,“檟”属于形声字,其中“木”旁表示与植物、树木有关,而“都”的部分则提示读音。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但在古代文献中却有一定的出现频率,尤其是在典籍和史书之中。

“檟”字在五行中属木,因为其字形中含有“木”字旁,而木在五行中代表生机、成长、发展之意。因此,使用“檟”字起名时,往往寓意着孩子如树木般茁壮成长,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起名学中,“檟”字寓意深远。由于它本义是一种树木,因此在名字中象征着坚强、挺拔、自然之气。同时,它也可作为量词,表示“一棵”或“一丛”,带有清新自然、生机勃勃之意。因此,“檟”字在名字中多用于寄托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坚韧不拔的美好愿望。

据《康熙字典》记载:“檟”,音“賈”,古时通“榎”。“檟”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解释为“楸也”。楸是一种质地坚硬、纹理细密的树种,象征坚固与稳定。在《左传·哀十一年》中有“伍员曰:树吾墓檟”,说明古人有用“檟”树来种植于墓地周围,象征纪念与缅怀。此外,《尔雅·释木》中也提到“檟,苦荼”,这里的“苦荼”即指茶树,表明“檟”在古代还可能与茶文化有关,代表清香、高洁之意。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檟”字常被用作树木名。《说文解字》指出,“檟”即为“楸”,说明其在古代就已被用作一种重要的树种。《左传·襄三年》中记载“穆姜使择美檟”,显示“檟”在当时被视作一种美好的树种,具有审美价值。另外,《尔雅疏》中提到“檟”与“榎”相通,可见其在古代书写中存在通假现象。在音韵方面,《唐韵》注音为“古雅切”,《集韵》、《韵会》则注音为“举下切”,皆读作“賈”,与今音“dōu”略有不同,说明汉字发音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

在诗词方面,“檟”字虽然出现不多,但也有一定踪迹可循。如在古代墓志铭或祭文中,常有“树吾墓檟”之类的语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与纪念。古人常以树木象征人格与精神,因此“檟”在诗词中也常被赋予坚韧、忠贞的象征意义。

与“檟”相关的成语目前较少见,这与其使用频率较低有关。但在一些古典文献或地方俗语中,可能有以“檟”打头的成语或词组,例如“檟林幽深”、“檟树参天”等,虽未广泛流传,但寓意深远,多形容环境清幽、人格高洁。

由“檟”字可组成的词语包括:檟林、檟木、檟树、檟根、檟枝、檟叶、檟花、檟果、檟茶、檟香、檟影、檟荫、檟影婆娑、檟色苍翠、檟木成荫、檟树繁茂、檟根深固、檟树高洁、檟林静谧、檟树临风等。这些词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物,带有清新、高雅、宁静的意境,适合用于文学作品或名字之中。

综上所述,“檟”字虽然较为冷僻,但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树木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起名中使用“檟”字,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表达了对生命成长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