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字的含义解析,栋字组词典故,栋字诗词解读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文化。每一个汉字不仅是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文化的凝结。从造字原理到文化意象,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与内涵。本期我们聚焦于“栋”字,从字形结构、文化含义、起名解析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揭示这个汉字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栋”字,拼音为dòng,五行属木,笔画数为9画,部首为“木”。从结构上分析,“栋”字是形声字,从“木”、声部为“东”,其本义是指房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用于支撑整个屋顶结构。它不仅是一个建筑部件,更是一个文化象征,代表着稳固、力量与担当。
在起名中,“栋”字常常用于男孩名字,象征着孩子将来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堪当重任。名字中若出现“栋”,寓意着父母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物,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说文解字》中解释:“栋,极也。从木,东声。”意指“栋”是房屋中最重要、最中心的结构,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易经·大过》中也提到“栋隆”,虞注中解释为“正中曰栋”,说明“栋”在结构上处于核心位置,支撑整体,不可动摇。
在古籍典故中,“栋”常被赋予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如《庄子·人间世》中提到“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强调只有正直、坚韧的木材才能成为栋梁;而《阿房宫赋》中“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则用“栋”来象征建筑的宏伟与国力的强盛。韩愈《合江亭》中“梁栋宏可爱”,则是借“栋”表达建筑的壮观和气度。
“栋”字相关的诗词作品也颇具文化价值。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栋”抒发对奢华与国运的思考;韩愈则用“梁栋宏可爱”来描绘建筑之美,表达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在成语方面,“栋梁之材”是最具代表性的词语,比喻能够承担重任、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才。此外,还有“栋折榱崩”、“栋宇巍然”、“栋干之材”等词语,都体现出“栋”字所代表的稳固、坚强、核心等意义。
“栋”字组词广泛,常见词汇包括:栋梁、栋宇、栋干、栋甍、栋折榱崩、一栋楼房、画栋雕梁、栋号、栋材、栋业、栋屋、栋柱、栋宇巍峨、栋梁之器、栋梁之任、栋梁之才、栋梁之器、栋折梁崩、栋梁之望、栋梁之任等,涵盖建筑、人才、结构等多个层面。
综上所述,“栋”字不仅是一个建筑术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稳固、力量、核心与担当。无论是作为名字用字,还是在诗词文章中出现,它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希望本期对“栋”字的解析,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