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恫字的含义解析,恫字组词典故,恫字诗词解读

恫字的含义解析,恫字组词典故,恫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2 更新日期: 2025-08-31 05:46


中国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字体系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每一个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凝结。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恫”字以其独特的形义与多义性,成为极具文化深度的一个字。它既表达了人的内心情感,又蕴含了社会行为的表达方式。

“恫”字的本义是恐惧、害怕,也有哀痛、悲伤的意思。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如《诗经》《尚书》《史记》等都有对“恫”字的使用。其含义既可表示个体的情绪反应,也可象征社会的动荡不安。比如《诗·大雅·思齐》中写道:“神罔时怨,神网时恫”,意指神灵不会怨怒,也不会感到恐惧。而在《史记·燕世家》中:“国大乱,百姓恫恐”,则用“恫恐”形容百姓在战乱中的恐惧心理。此外,“恫”还可以表示悲痛与哀伤,《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恫,痛也。”说明它也具有情感层面的表达。

“恫”字读音为“dòng”,在汉语中属于去声。在五行学说中,“恫”字五行属火。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热情、光明、行动力,也代表变化与激情。因此,在命理学或姓名学中,使用“恫”字时,常寓意性格坚毅、果断,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由于其“恫”含有“心”字旁,进一步突出了其与情感、心理状态的联系。

在起名时,使用“恫”字需谨慎斟酌。由于“恫”字带有恐惧、威吓等负面情绪色彩,因此在现代取名中并不常见。但若用于特定的寓意组合,如希望孩子具有坚定意志、不惧困难的精神,则可以在搭配其他字时加以调和。例如“志恫”可寓意志向坚定、不畏艰险;“恫睿”则可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取得平衡。不过,总体而言,该字在名字中较为少见,更多见于文学或历史语言研究中。

从《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恫”字的演变与内涵。《说文解字》中解释:“恫,痛也。”强调其“心痛”之意,是情感层面的“痛感”。而《康熙字典》则进一步补充:“《詩·大雅》神罔時恫”,“呻吟也”等用法,表明“恫”字在古文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用于表达内心的痛苦,也可表示呻吟、哀叹。此外,它还有“憁恫”一词,意指不得志,带有心理压抑的意味。

在古诗词中,“恫”字虽不常见,但偶有使用,尤其在描写战争、动荡、情感哀痛等主题时出现。如《诗经·大雅》中的“神罔时恫”表达了神灵不会恐惧;而《史记·燕世家》中“百姓恫恐”则展现了战乱中百姓的恐慌心理。这些诗句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历史与心理的观察视角。

成语中,“恫”字并不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一些与“恫”相关的词汇或短语。如“恫吓”一词,广泛用于描述威胁、恐吓的行为;“恫瘝在抱”则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语,意指将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常用于政论文章中,表达关怀民生之意。此外,“恫怨”“恫悔”等词则多用于古典文学中,表现人物内心的哀痛与悔恨。

以下是一些与“恫”字相关的词语:
1. 恫吓
2. 恫瘝在抱
3. 恫恐
4. 恫怨
5. 恫悔
6. 恫忧
7. 恫震
8. 恫胁
9. 恫骇
10. 恫喝
11. 恫疑
12. 恫痛
13. 恫惧
14. 恫思
15. 恫怨难平
16. 恫心疾首
17. 恫声四起
18. 恫声恐吓
19. 恫哭流涕
20. 恫哭无依

综上所述,“恫”字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其在情感表达、社会行为描写、历史文献等方面却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承载了古人对内心情绪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在今天,我们通过对“恫”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心理世界,也能在现代语言与文化中找到其隐含的意义与价值。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