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绖字的含义解析,绖字组词典故,绖字诗词解读

绖字的含义解析,绖字组词典故,绖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06 更新日期: 2025-08-24 05:49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哲学与情感的厚重积淀。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结构与深远的文化寓意。而本期我们要探讨的字是“绖”,读作 dié,笔画为 8 画,偏旁不详,释义明确: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分为首绖和腰绖,亦见“绖皇”一词。

中国文字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其字形、字音和字义,更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幅微缩的画卷,记录着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与表达。比如“绖”字,虽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在古代礼仪文化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体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敬畏和对丧礼的重视。

“绖”字的读音为 dié,属音韵学中的入声韵尾,发音短促而有力。至于五行属性,该字在传统命理学中未有明确记载,五行归属暂无。但在起名中,五行常用于配合生辰八字来平衡命理,若需结合五行起名,则可依具体命理需求另行搭配。

“绖”字在起名中并不常见,主要是因为其含义与丧礼有关,容易引起忌讳。然而从文化的角度看,若用于特定语境或文学创作中,它仍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它可以象征慎终追远、尊重传统的精神,或用于表现坚韧、朴素的品格特征。因此,若在起名中使用,需结合整体寓意,慎加斟酌,避免负面联想。

《康熙字典》中对“绖”的解释为: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用于缠头或束腰。头上的称为“首绖”,腰上的称为“腰绖”。另有一词“绖皇”,为古语用法,意指丧礼中的仪仗或服饰。由此可知,“绖”是一种礼仪用具,与古代的孝道、丧仪密切相关,体现出古代社会对死亡和礼仪的重视程度。

在《说文解字》中,“绖”被解释为“丧冠之縗也”。縗,即麻布丧服,说明“绖”作为丧服的一部分,是丧礼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古代儒家礼制中,丧服制度极为讲究,不同亲属关系所穿戴的丧服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绖作为其中的麻带,也象征着孝道和亲情的延续。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绖”多见于礼制类典籍,如《礼记》、《仪礼》等。例如《礼记·曲礼》中有载:“丧主必服绖,以示哀痛。”可见绖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情感表达的外化,是生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的象征。

在诗词方面,“绖”字较少单独出现,但与丧礼、哀思相关的诗文中常有涉及。如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虽未直接提及“绖”,但所描绘的生死哀痛与绖所象征的礼仪文化一脉相承。

与“绖”相关的成语较少,但可举例如下:
1. 绖皇之礼
2. 麻绖束腰
3. 丧绖缠首
4. 绖服之哀
5. 绖带之礼

这些成语多与古代丧礼制度相关,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制度的重视以及对死亡的敬畏之情。

“绖”字可组成的词语包括:
1. 首绖
2. 腰绖
3. 绖皇
4. 绖带
5. 绖服
6. 绖麻
7. 缞绖
8. 哀绖
9. 拾绖
10. 素绖
11. 麻绖
12. 绖帛
13. 丧绖
14. 重绖
15. 褫绖
16. 拊绖
17. 绖冠
18. 絓绖
19. 青绖
20. 绖冕

这些词语大多与丧服、哀悼、礼仪等文化现象有关,反映出“绖”字在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综上所述,“绖”字虽然在现代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化中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表示丧服麻带的工具性字词,更承载着古人对生死、礼仪和亲情的理解。通过了解“绖”字的音义、文化背景和使用方式,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深度和历史厚重感。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