弴字的含义解析,弴字组词典故,弴字诗词解读
中国文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与美感,而“弴”字作为一个较为罕见的汉字,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象征意义。
“弴”字的读音为 diāo(音调为第一声),它是一个由十二画组成的汉字,属于“弓”部。在《康熙字典》中,“弴”字被解释为“天子之弓”,即古代帝王所使用的弓。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名称,更承载着权力、威严与神圣的象征意义。
从五行属性来看,由于“弴”字属于“弓”部,弓在古代属于兵器的一种,与“金”有密切关联。因此,可以认为“弴”字在五行中属金,象征坚毅、果断和力量。在起名时,如果希望赋予孩子一种刚强、果断、英勇的性格寓意,那么“弴”字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选择。
“弴”字在起名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所象征的帝王之器。古人以弓为武德之器,帝王所用之弓更显尊贵。“弴”字用于人名,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孩子将来能够成为有担当、有权威之人的期望。此外,它也可以表达一种追求卓越、志在高远的愿望。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弴”字的解释为:“〈寅集下〉【弓字部】頁359第15 【廣韻】【集韻】【韻會】𠀤都昆切,音敦。【說文】畫弓也。【韻會】雕弓。【廣韻】天子弴弓。又【廣韻】都聊切【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義同。”这说明“弴”在古代有两种读音,一为“敦”,一为“貂”,其义皆为雕弓、画弓,特指天子所用之弓,具有尊贵、精致之意。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弴”字亦有其独特的出处与解释。《说文解字》称其为“画弓也”,即装饰精美、雕刻华丽的弓。在《广韵》中,“弴”字更明确地指出是“天子弴弓”,象征帝王的威仪与礼制的庄重。从这些古典文献中可以看出,“弴”字不仅是兵器之名,更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虽然“弴”字并未广泛出现在古诗词中,但在一些描述帝王征战、礼乐制度或射艺文化的古籍中,可以找到其象征性的运用。例如,在描述帝王巡狩、射礼时,常用“雕弓”、“天子之弓”来表现帝王的威严,而“弴”字便常作为这类词语的替代或修饰。
与“弴”字相关的成语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此字使用频率较低。然而,它所代表的“雕弓”概念在成语中有所体现,例如“雕弓满月”、“天子之弓”等意象常用于形容力量、威仪与圆满之势。此外,若以“弴”字为引申义使用,也可与其他字组合形成表达力量、威严或艺术之美的成语。
以下是“弴”字相关的组词(20个):
1. 弴弓
2. 天子弴
3. 弴弓手
4. 弴弓术
5. 皇弴
6. 弴艺
7. 弴道
8. 弴射
9. 弴礼
10. 弴器
11. 弴图
12. 弴纹
13. 弴饰
14. 弴制
15. 弴形
16. 弴制之器
17. 弴艺传人
18. 弴术大师
19. 弴礼之仪
20. 弴影
综上所述,“弴”字作为一个罕见但意义深远的汉字,不仅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也具备在人名中使用的独特寓意。它象征着威严、尊贵、力量与艺术之美,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与欣赏的汉字。无论是用于学术研究,还是用于起名寓意,都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