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瘨字的含义解析,瘨字组词典故,瘨字诗词解读

瘨字的含义解析,瘨字组词典故,瘨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 更新日期: 2025-08-18 05:49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字系统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和文化积淀。“瘨”字作为其中的一个汉字,虽不常见,却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历史渊源。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精神状态、生活困苦等社会现象的认知,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解读“瘨”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古典文献中的使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现代语言中的价值,以及它在起名文化中的寓意。

“瘨”字的拼音是“diān”,属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音节之一。在五行属性方面,由于“瘨”字带有“疒”部,属于病字旁,因此从五行学说来看,它通常被归为“火”属性,象征着热病、躁动、不安等意象。这种五行归类在传统命理与起名学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瘨”字在起名中并不常见,因其含义多与疾病、困苦、癫狂等负面意象相关,因此在名字选择中往往被避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瘨”也可以象征一种不羁、自由、超脱的精神状态,类似于“癫狂”中所蕴含的豪放与洒脱。若用于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名字设计,或作为笔名、艺名,或许能体现个性与独特的审美。

在《康熙字典》中,“瘨”字被详细解释为:“病也”、“狂也”、“腹张”、“倒也”等意象。它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病也”。在《诗经·大雅》中,“胡宁瘨我以旱”,用“瘨”来形容灾病带来的苦难;在《战国策》中,“瘨而殫悶”,则有精神困顿、狂乱之意。此外,“瘨”还可以通“塡”、“填”,表示填充、填塞,或通“𠑘”,表示倒下、跌倒。这些解释显示,“瘨”字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意义多样、用途广泛的词汇。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瘨”字多用于表达身体或精神的异常状态。《说文解字》称其为“病也”,《玉篇》则释为“狂也”。《诗经》中“胡宁瘨我以旱”意为“为何要用干旱让我生病受苦”,这里“瘨”表示灾病;《战国策》中的“瘨而殫悶”,则形容人精神恍惚、极度疲倦的状态。扬雄《方言》中也提到“瘨痃”,用来形容一种身体不适的状态。这些用法体现了“瘨”字在古代文学中对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的细腻描绘。

“瘨”字在古典诗词中较少直接出现,但其相关的意义却常常在描写疾苦、狂放、精神错乱等主题的诗句中得以体现。例如,李白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瘨狂徒”,虽未用“瘨”字,但其精神气质与“瘨”所表达的癫狂状态极为接近。此外,杜甫、苏轼等诗人也曾用“狂”、“病”等字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自由的追求,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瘨”字意境的延伸。

与“瘨”字相关的成语较为少见,但以下成语中可以间接反映出其意象:
1. 癫头癫脑
2. 癫狂世界
3. 癫来疯去
4. 癫狂之态
5. 癫言疯语
6. 癫倒衣裳
7. 癫倒错乱
8. 癫病缠身
9. 癫痫发作
10. 癫态百出
11. 瘨病交加
12. 瘨困交迫
13. 瘨苦交加
14. 瘨狂不羁
15. 瘨病缠绵
16. 瘨苦人生
17. 瘨病难愈
18. 瘨病缠身
19. 瘨病频发
20. 瘨病困扰

与“瘨”字相关的词语包括:
1. 癫病
2. 癫痫
3. 癫狂
4. 癫态
5. 癫倒
6. 癫迷
7. 癫气
8. 癫子
9. 癫话
10. 癫症
11. 癫风
12. 癫头
13. 癫人
14. 癫态百出
15. 癫病缠身
16. 癫狂世界
17. 癫倒衣裳
18. 癫迷不悟
19. 癫来疯去
20. 癫病交加

综上所述,“瘨”字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意义,它不仅用于表达疾病与困苦,也蕴含着狂放、不羁的精神象征。虽然在现代命名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艺术或哲学领域,它依然可以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语言符号,传递独特的情感和思想。理解“瘨”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