雤字的含义解析,雤字组词典故,雤字诗词解读
中国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字体系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与历史信息。每一个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围绕“雤”字展开讨论,从多个角度解析其读音、释义、起名意义及其在古典文献中的出处等内容。
“雤”字读音为 **dǎo**,在《康熙字典》中还有其他读音,如“音學”与“音渥”,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可能具有多音多义的特点。此字的笔画为 **10画**,结构上属于“隹”部,整体字形结构较为紧凑。在五行属性方面,由于“雤”未被明确列入五行体系中,因此其五行属性可依据其发音与意义来推测,或与水、木相关,寓意灵动与生长。
在起名中,“雤”字虽然不常见,但因其古意为“岛”,寓意独立、自然与远方的意象,适合作为表达个性、志向或寓意探索精神的名字用字。若用于人名,可寓意孩子如岛屿般独立坚强,亦如自然之灵秀,具有一种远离尘嚣、清净自守的气质。
从字典的详细解释来看,“雤”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与字书之中。其主要释义为“古同岛”,即与“岛”字相通。在《康熙字典》中,它还被引述为“鷽”的异体写法,进一步说明其与鸟类、自然相关的意象。这些释义表明,“雤”字在古代可能用于描绘地理形态、自然景象,或作为某种鸟名的书写形式。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都对此字有相关记载。《说文解字》将其列为“鷽”的或体,说明“雤”与“鷽”在古时互为通假字;《康熙字典》则进一步收录了不同韵书中的读音与释义,说明“雤”字在古音系统中具有多重读法,反映出其语言演变的轨迹。这些古典资料为我们理解“雤”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诗词内容方面,虽然“雤”字本身未见于著名诗词之中,但与其同义的“岛”字在唐诗宋词中却常见其身影。例如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虽未直接使用“雤”字,但其意境与“岛”的意象十分契合,体现了自然与远方的浪漫情怀。
与“雤”字相关的成语较少见,因该字并非现代常用字,但在成语的构成逻辑上,可以引申出“岛夷花木”、“岛瘦郊寒”等与“岛”相关的成语。这些成语往往用来形容自然景色或文人的孤高情怀,寓意深远。
以下为“雤”字组词(共20个):
1. 雤岛
2. 古雤
3. 孤雤
4. 海雤
5. 群雤
6. 灵雤
7. 仙雤
8. 云雤
9. 石雤
10. 岱雤
11. 天雤
12. 星雤
13. 沙雤
14. 水雤
15. 雤峰
16. 雤影
17. 雤音
18. 雤语
19. 雤客
20. 雤梦
综上所述,“雤”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古代文字与文化的丰富信息。其古义“岛”象征着自然、独立与远方,用于人名中可寓意个性的独立与志向的高远。同时,通过《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古典文献的解读,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字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在未来的名字选择中,“雤”字可以作为独具一格、富有诗意的字选,为孩子的名字增添一份古雅与深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