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硁字的含义解析,硁字组词典故,硁字诗词解读

硁字的含义解析,硁字组词典故,硁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5 更新日期: 2025-07-13 05:53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硁”作为一个较为少见但意义独特的汉字,在古籍中虽不常见,却依然具有其特殊的语言与文化价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硁”字的含义、读音、五行属性、在姓名学中的应用、字典释义、古典文献解读、诗词引用、相关成语以及常用组词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

“硁”字读作 **dān**,是一个单音节字,普通话拼音为 **dān**,声调为第一声。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该字并不属于常用字范畴,但在古代文献中偶有出现。关于其五行属性,因“硁”字无明确偏旁部首,且未见于传统五行归类体系之中,因此一般认为其五行属“空”或“无明确定性”,即 **wuxing='NULL'**。不过在起名实践中,可根据搭配字的整体五行组合进行灵活处理。

在姓名学中,“硁”字因其意指“白石”,象征纯洁、坚硬、恒久之意,因此被赋予了坚毅、稳重、清雅的寓意。虽然“硁”本身并不常用于人名,但由于其字形简洁、发音清晰,若用于名字之中,往往能给人一种独特而深邃的印象。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命名的时代,这类冷僻但富有文化气息的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根据《康熙字典》及现代辞书收录的内容,“硁”字的基本解释为“白石”。此义源于古代对石头的一种分类方式,特指洁白坚硬的石头,常用于形容质地优良的玉石或山石。引申义中,它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洁、意志坚定。此外,还提到可搜索与“硁”相关的成语或以“硁”开头的成语接龙,这说明古人曾尝试将此字纳入语言表达体系中,尽管实际使用频率不高。

在中国古代文字学著作如《说文解字》《集韵》等书中,并未对“硁”字作出详细注解,可能因其使用范围较窄所致。但从文字构造分析,“硁”为形声字,左侧为“石”部,表示其意义范畴与石头有关;右侧部分则提供发音线索。结合古典语境,“硁”亦可视为“硁硁”叠词形式的基础字,形容坚固或执著之态,如《论语·宪问》中“硁硁然小人哉”,即是形容固执浅薄之人,带有一定贬义色彩。

在古诗词方面,直接包含“硁”字的作品较少见,但在一些文学评论或哲学论述中,偶尔可见用“硁硁”来表现人物性格或环境氛围的描写。例如描述山石嶙峋、坚韧不拔,或是讽刺顽固不化者时,会使用此类词汇加强语气。

与“硁”相关的成语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硁硁”叠词形式上,如:
- 硁硁之信:形容人过于拘泥于小节、诚信过头;
- 硁硁然:形容固执己见、态度僵硬;
- 硁硁自守:指人坚持自己的操守或立场,不愿妥协。

以下是“硁”字常用组词(共20个):
1. 硁石
2. 硁硁
3. 硁硁之徒
4. 硁硁自守
5. 硁硁之道
6. 硁硁之志
7. 硁硁然
8. 硁直
9. 硁言
10. 硁然有声
11. 硁响
12. 硁金
13. 硁玉
14. 白硁
15. 硁骨
16. 硁行
17. 硁守
18. 硁论
19. 硁气
20. 硁言不渝

综上所述,“硁”字虽非日常生活中常见字,但其字义明确、结构稳定、寓意深远,尤其适合用于文学创作、书法艺术或特定场合的人名设计。在理解其音、形、义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硁”字不仅能增添语言的表现力,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用命名中,我们都应给予这类字应有的重视与尊重。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