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痙字的含义解析,痙字组词典故,痙字诗词解读

痙字的含义解析,痙字组词典故,痙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5 更新日期: 2025-07-07 05:47

中国文字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痙”字虽不常见于日常用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医学意义。

“痙”字拼音为“dàn”,属于去声四声,在音韵学上与“涇”音相近,其发音清亮而有力。五行属木,因该字偏旁为“疒”部,表示与疾病相关,但整体结构仍体现身体运行之气机。因此,在五行归类中更偏向于木行,象征生机、条达与伸展之力。

在起名方面,“痙”字并不常用于现代姓名之中,因其含义较为专业且略显冷僻。若用于名字,需谨慎考虑其意象。从正面角度而言,可引申为刚强、坚韧之意,寓意孩子将来具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但由于其本义多与肌肉痉挛、身体强急有关,易引发对病痛的联想,因此使用时应综合家庭文化背景及命名意图进行权衡。

据《康熙字典》记载:“痙”字属午集中【疒字部】,页码773第19,古音切为“其頸切”、“巨井切”,皆读作“涇”音。解释为“彊急也”,即形容肌肉紧张、僵硬的状态。又引《内经》云:“諸痙項强,皆屬於濕。”表明古代中医将项背强硬、身体反张等症状归因于湿邪侵袭所致。此外,《方书》中亦有载述:中寒湿引起的发热恶寒、颈项僵硬、身体反张如中风状者,称为“痙”。可见,“痢”字在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描述特定病理状态的专业术语之一。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看,“痙”由“疒”与“巠”组成。“疒”表示与疾病相关,“巠”则表音兼表意,有“经脉”之意。合起来表示因经脉受邪而导致的身体僵直或抽搐状态。《集韵》释曰:“痙,强急貌。”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形容词所具有的刚强、急促之意。

在古典文献中,“痙”字多见于医家典籍与方书中,如《黄帝内经》等著作均有相关病症描述,但较少出现在诗词歌赋之中,因其意象偏冷峻,缺乏美感与诗意。因此,在历代诗文中难觅其踪,几乎无专门吟咏“痙”的诗句。

与“痙”相关的成语极为少见,主要原因在于该字义域较窄,不易与其他词语构成固定搭配。但在一些医学文献中,可找到如下表述:

- 痙病
- 痙症
- 痙风
- 痉厥
- 痉挛
- 痙掣
- 痙强
- 痙疭
- 痙急
- 痉搐

这些词汇多用于中医术语,泛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肢体抽搐、强直等神经肌肉症状。

组词示例如下:

1. 痙病
2. 痙症
3. 痙风
4. 痙厥
5. 痉挛
6. 痙掣
7. 痙强
8. 痙疭
9. 痉急
10. 痉搐
11. 痙户
12. 痙体
13. 痙态
14. 痙变
15. 痙患
16. 痙疾
17. 痙状
18. 痙形
19. 痙候
20. 痙脉

综上所述,“痙”字虽非大众化用字,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医学价值不可忽视。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深入观察,也体现了汉字构形造义的精妙之处。对于研究语言学、医学史以及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字样本。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