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捶是一个形声字,从手垂声,其本义为用棒或杖击打。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捶,以杖击也。”在古代文献中,如《荀子·正论》提到“捶笞膑脚”,注释中说明“捶笞皆杖击也”。由此可见,该字在古代常用于表示以工具进行敲击或打击的动作。
2. 字读音和五行
拼音:chuí
笔画:11
偏旁:扌
五行:金
从五行角度来看,"捶"属于金,具有刚强、坚硬之意,象征力量与坚韧。
3. 起名中的意义
由于“捶”字的原始意义涉及打击和强力动作,因此在名字中使用时需谨慎考虑。虽然它体现了力度和果断,但在文化传统上,名字多倾向于柔和、吉祥之意。“捶”字可能更适合用来表达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非柔美和谐之意。
4. 字典说明
据《康熙字典》记载,“捶”属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之累切
集韵、韻會、正韻:主橤切,錐上聲
字义解释:
- 以杖擊也。
- 擣也,如乾肉則捶而食之。
- 又同“棰”,马杖。
- 或作“?”。
5. 中国古典解说
说文解字:“捶,以杖擊也。”强调了此字的基本含义是用杖或类似工具进行敲打。
集韵:“是棰切,音菙。”进一步明确了发音。
礼记·内则:提到“欲乾肉則捶而食之”,说明该字不仅限于惩罚性打击,还涉及食物处理。
6. 诗词内容
以下是一些包含“捶”字的古诗文:
- 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公羊传·定公八年:“捶马衔走。”
- 史记·秦始皇本纪:“执捶拊以鞭笞天下。”
7. 相关成语
- 捶胸顿足:形容极度悲愤或懊悔。
- 捶骨沥髓:比喻残酷剥削。
- 捶胸跌脚:表现极度哀伤。
8. 组词
- 捶背
- 捶打
- 捶胸
- 捶楚
- 捶鼓
- 捶衣
- 捶策
- 捶表
- 捶钩
- 捶句
- 捶磨
- 捶练
- 捶心
- 捶肝
- 捶泪
- 捶筋
- 捶肩
- 捶马
- 捶痛
- 捶苦
9. 文章总结
综上所述,“捶”作为汉字,其历史渊源深厚,既具象又抽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对其字义、发音、五行属性及应用场合的探讨,我们能够更深刻理解这一汉字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范围。尽管其原始意义可能显得粗犷,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捶”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