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檍字的含义解析,檍字组词典故,檍字诗词解读

檍字的含义解析,檍字组词典故,檍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2 更新日期: 2025-11-18 06:00

中国文字意义

”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字,属于木部,总笔画为12画。其基本释义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即“木名”。在古代文献中,“檍”特指一种可用于制作弓干的优质木材,具有坚韧、柔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兵器制造之中。此外,“檍”也见于复合词“檍榵”中,可能表示某种特定的树木或植物类别。

从字形结构来看,“檍”由“木”与“意”组合而成,属形声字,其中“木”为形旁,表明该字与树木相关;“意”为声旁,提示读音接近“fén”或古音“音億”。尽管现代汉语中此字极少使用,但在古代典籍尤其是工艺、植物类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体现了汉字系统对自然物类细致分类的文化特征。

“檍”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檍”的普通话拼音为 fén,但在古代音韵系统中,据《廣韻》记载其音为“於力切”,对应古音“音億”(yì),后又在《集韻》《類篇》中注音为“于記切,音意”,说明其发音曾经历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存在多音现象。

关于五行属性,由于“檍”字以“木”为部首,且本义为树木之名,故其五行归属应为 行。在传统姓名学与命理学中,带有“木”部的字通常被认为具有生长、发展、仁德等象征意义,适合五行喜木之人用于起名,以增强生命力与进取心。

“檍”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将“檍”字用于人名,虽极为罕见,但蕴含深厚的文化寓意。首先,因其本义为优质弓材之木,象征着坚韧不拔、刚柔并济的品格——正如制弓所用之材需兼具弹性与强度,寓意名字主人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与内在韧性。

其次,据《陆玑疏》记载,“檍”又称“万岁树”,取“亿万”之义,含有长寿、永恒、昌盛的美好祝愿,适合寄托父母对孩子健康长存、福泽绵延的期望。

再者,作为古代工匠选材的重要参考,“檍”亦代表了珍贵、卓越、不可多得的人才特质。用此字起名,暗含希望孩子成为社会栋梁、技艺出众之人的期许。

综上所述,“檍”虽生僻,却富有哲理与美感,适用于追求独特性与文化底蕴的家庭命名选择。

“檍”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康熙字典》引述多方古籍,对“檍”字进行了详尽考證:

  • 【說文】:“杶也。可爲弓材。”指出“檍”即是“杶”木,可用作制造弓箭的主要材料,强调其实用价值与物理特性。
  •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檍次之。”说明在古代制弓工艺中,选材极为讲究,以“柘”木为最优,“檍”木位居第二,足见其材质优良。
  • 【爾雅·釋木】:“杻,檍。”将“檍”与“杻”视为同一种树木,反映古人对植物分类的理解。
  • 【郭註】:“似棣,細葉。”描述其外形特征:类似“棣”树,叶片细小,有助于形象化认知。
  • 【陸璣·隰有杻疏】:“名萬歲樹。取億萬之義。”赋予该树吉祥寓意,因“億”通“檍”音,借音取义,表达长久不衰的美好愿望。
  • 【韻會】:提及“檍”或写作“𣟥”,说明存在异体写法。
  • 又音:“于記切,音意”,表明此字另有读音,意义相同,体现语音演变轨迹。
  • 考證部分纠正原文误写:“工人”改为“弓人”,彰显字典编纂严谨态度。

由此可见,“檍”不仅是一个植物名称,更是融合了工艺、语言、文化多重维度的典型汉字样本。

“檍”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在中国古代文字学体系中,“檍”通过多部经典文献得到系统阐释: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其归入“木部”,定义为“杶也”,并指出其用途为“可為弓材”,突出其实用功能。这一定义奠定了后世对该字理解的基础。

广韵》记载其音为“於力切”,属入声职韵,读若“亿”,反映了中古汉语的发音特点;而《集韵》与《类篇》进一步补充:“于記切,音意”,说明至宋代时已有平声读法,显示语音随时代变迁的现象。

尔雅·释木》作为最早的辞书之一,将“杻”与“檍”并列,认为二者为同一树种,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植物命名逻辑。郭璞注云:“似棣,細葉”,提供了直观的形态描述。

尤为重要的是,《周礼·考工记》从国家制度层面确认了“檍”木的地位:“弓人取幹之道,柘為上,檍次之。”这不仅是技术标准,更反映出古代“器以载道”的思想——优秀材质象征秩序与规范,是礼乐文明的物质基础。

综合来看,“檍”字承载着从文字学到音韵学,再到礼制文化的完整知识链条,是中国古典学术精密性的缩影。

“檍”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目前可查的古典诗词作品中,并未发现直接使用“檍”字的诗句。这一方面源于该字本身极为生僻,另一方面因其主要用于专业领域(如工艺、植物学),缺乏广泛文学传播的基础。

然而,与其相关的意象——如“弓材”、“万岁树”、“柘与檍并列”等——在边塞诗、咏物诗中常有体现。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少年行》中有“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虽未提“檍”,但其所赞颂的弓马技艺与兵器精神,正与“檍为弓材”的实用价值相呼应。

此外,“万岁树”之名蕴含长寿之意,类似主题常见于祝寿诗或宫廷颂诗中,如李白《上清宝鼎诗》:“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好?”反衬出对长生树木的向往。

因此,虽然“檍”字未直接入诗,但其背后的文化意象已在诗词传统中悄然流淌,成为隐性文脉的一部分。

和 “檍”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经查证,目前汉语成语库中没有收录包含“檍”字的成语。无论是常用成语还是典籍出处的固定搭配,均未见“檍”出现在四字格或其他成语形式中。

原因在于:

  • “檍”为极生僻字,日常使用频率极低;
  • 其语义局限于特定植物与工艺术语,不具备抽象化、比喻化的扩展空间;
  • 未形成稳定的词汇搭配进入大众语言系统。

同时,“查找以‘檍’打头的成语接龙”也无法实现,因无任何以此字开头的成语存在。建议在学习或应用时,更多关注其本义及历史文化背景,而非期待其在成语中的活跃表现。

“檍” 字组词(20个词)

由于“檍”为生僻字,现代汉语中实际使用的词语极少。以下是基于古籍记载、构词规律及合理推测整理的20个可能或理论上的组词,供研究参考:

  1. 檍木
  2. 檍树
  3. 檍材
  4. 檍弓
  5. 檍幹
  6. 檍枝
  7. 檍叶
  8. 檍皮
  9. 檍心
  10. 檍条
  11. 檍料
  12. 檍材
  13. 檍榵
  14. 万岁檍
  15. 古檍
  16. 老檍
  17. 山檍
  18. 野檍
  19. 匠檍
  20. 弓檍

注:以上多数为构拟词,仅“檍榵”“檍木”“檍材”“檍幹”等可在古籍或专业语境中找到依据,其余多为语法合法但未实际使用的组合。

最后的文章总结

”作为一个古老而深邃的汉字,虽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销声匿迹,却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优质木材的名称,更是中国古代工艺文明、语言演进与哲学思维的见证者。

从《说文解字》到《周礼·考工记》,从《尔雅》到《康熙字典》,历代学者不断为其赋予科学定义与文化内涵。它既是制弓匠人选材的标准之一,又是象征长寿与永恒的“万岁树”;既承载着实用主义的技术理性,又蕴含着音义相通的语言智慧。

在姓名学中,尽管“檍”字罕见,但其五行属木、寓意坚韧、珍贵、长久,具备良好的象征潜力,适合追求个性与文化深度的命名需求。

虽然目前尚无含“檍”的成语或诗词流传,也缺乏广泛的现代组词应用,但这并不削弱其作为汉字文化遗产的价值。相反,正是这些看似冷僻的文字,构成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语言基石。

通过对“檍”的解读,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微小字符背后的宏大世界——那是工艺与自然的交融,是声音与意义的对话,是时间沉淀下的智慧结晶。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