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帆字的含义解析,帆字组词典故,帆字诗词解读

帆字的含义解析,帆字组词典故,帆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67 更新日期: 2025-10-25 05:55

中国文字意义

汉字“帆”是一个富有诗意与动感的字,其本义为挂在船桅上、借助风力推动船只前行的布篷。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功能,也蕴含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从字形上看,“帆”由“巾”和“凡”组成。“巾”表示其材质多为布料,属于织物类;而“凡”既表音(fán),又暗含“平凡中见非凡”的寓意——一块普通的布,在风的作用下,竟能驱动巨舟远航,体现了自然之力与人类智慧的结合。

在文化意象上,“帆”常被用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希望与方向。古人送别时常以“孤帆远影”寄托离愁别绪,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江景之美,更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凝望与无限祝愿。

此外,“帆”还引申为一种进取的姿态。无论是“扬帆起航”,还是“一帆风顺”,这些词语都饱含人们对事业顺利、前程似锦的美好期待。因此,“帆”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航行工具,更是精神层面上追求理想、开拓未来的象征。

“帆”字读音和五行属性

“帆”的普通话读音为 fān,声调为第一声(阴平),发音清晰明亮,具有开阔、上升的听觉感受,与其所代表的“乘风破浪”之意相契合。

在汉字五行理论中,“帆”被归为 行。这一归属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 字义关联:帆是船舶航行的关键部件,而船行于水,依赖风力推进,因此与“水”密切相关。
  • 应用场景:帆的使用场景几乎全部发生在江河湖海之中,离不开水域环境。
  • 哲学象征:在五行思想中,水主智、主变、主流动,而“扬帆出海”正是一种探索未知、顺应时势、灵活应变的行为,符合水的特性。

因此,将“帆”归入“水”行,不仅符合作用场景,也与其动态、流动、进取的文化内涵高度一致。

“帆”字用于起名的意义解析

在现代姓名学中,“帆”是一个广受欢迎的取名字用字,尤其适用于男孩名字,因其寓意积极向上、志向高远。

用“帆”取名的核心寓意包括:

  1. 一帆风顺:象征人生道路顺畅无阻,事业顺利发展,是最常见的美好祝愿。
  2. 扬帆起航:喻指新的开始、勇敢追梦,适合寄托父母对孩子未来奋发有为的期望。
  3. 乘风破浪:体现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气质,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时坚定前行。
  4. 志在四方:帆船驶向远方,象征胸怀天下、目光长远,适合希望孩子有大格局的家庭。

例如名字“启帆”,意为开启征程;“云帆”,出自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充满豪情壮志;“远帆”则寓意志向高远,前途无量。

由于“帆”属水行,搭配五行喜水或补水之人尤为适宜,如命理缺水者可用此字平衡五行能量,增强运势流动性与智慧表现。

“帆”字字典详细解释

根据提供的字典资料,“帆”的基本属性如下:

  • 汉字:帆
  • 繁体:帆(亦作“颿”)
  • 部首:巾
  • 笔画数:6
  •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
  • 拼音:fān(另有古音 fàn)
  • 五笔编码:MRCY
  • 郑码:LIQD
  • Unicode:U+5E06
  • GBK编码:B7AB

释义方面,“帆”主要有两个层面:

① 名词:指船上用于受风推进的布篷。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张帆行驶”。这类用法强调其实用功能,是古代航海不可或缺的装备。

② 引申义:可指代靠帆推进的船舶。
如李白《望天门山》中“孤帆一片日边来”,此处“帆”实指整艘船,是一种借代修辞手法。

另附相关词汇:
- 帆布:厚实耐磨的棉麻织物,可用于制作风帆、帐篷、鞋服等。
- 帆船:依靠风力航行的船只。
- 帆板:一种水上运动器材,结合滑板与帆具。
- 帆具:操控帆的绳索系统。
- 帆樯:帆与桅杆的合称,泛指船只设备。

“帆”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解说

在传统字书与韵书中,“帆”有着丰富的训诂记载,反映了古人对其形、音、义的深入理解。

据《康熙字典》引述:

“【廣韻】【集韻】𠀤符炎切,音凡。” —— 表明其读音接近“凡”。

“【集韻】舟上幔以帆風。” —— 解释为船上用来迎风的帷幔,即帆布。

“【釋名】帆,汎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 —— 刘熙在《释名》中以声训方式解释:“帆”之所以叫“帆”,是因为它让船“汎汎然”地快速前进,像漂浮一样轻快。

此外,《说文解字》虽未直接收录“帆”字,但后世补注中将其归入“巾”部,强调其材质属性——以布制成。同时指出其异体字“颿”,从“馬”旁,原指马奔跑之速,后借用为“帆”,表达“快速前进”之意,可见“帆”不仅指实物,更含有速度与动力的抽象意义。

马融《广成颂》中有“张云帆施蜺幬”一句,形容战船列阵、帆如云霓,极言气势恢宏,说明早在汉代,“帆”已不仅是工具,更成为军事与文学意象的一部分。

与“帆”相关的诗词内容

“帆”作为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频繁出现在山水诗、送别诗与行旅诗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唐代诗人韩愈在《除官赴阙》中写道: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这里“帆江水”实为“借帆于江水”之意,感叹无法顺流而下,传达出行役无奈之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千古名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以“孤帆”写离情,视觉由近及远,直至消失于天边,极尽空灵深远之境,成为送别诗的经典画面。

同样出自李白之手的《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描绘一叶轻舟自日光尽头驶来,动静结合,意境开阔,展现诗人豪迈胸襟。

杜甫也有诗句:“高秋万里风,吹我入孤帆。” 将个人命运比作孤舟独帆,在浩渺天地间漂泊,抒发羁旅之悲。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虽未直言“帆”,但“南望”背后正是无数期盼渡江复国的“征帆”意象。

由此可见,“帆”在诗词中既是具象之物,又是情感载体,象征着离别、远行、希望与等待。

与“帆”相关的成语

虽然“帆”本身并非高频成语核心字,但仍有不少成语或固定短语与其紧密相关,广泛用于书面表达与日常祝福:

  1. 一帆风顺: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 扬帆起航:指船只升起风帆开始航行,常用于比喻事业或人生的新开端。
  3. 悬帆待发:形容准备就绪,只待时机出发。
  4. 顺风扬帆:比喻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5.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未含“帆”,但与帆船逆风行驶的情景相关,强调努力不懈的重要性。
  6. 云帆高挂:源自“直挂云帆济沧海”,形容志向远大,决心远航。
  7. 片帆无恙:形容旅途平安,多用于书信问候。
  8. 千帆竞发:形容众多船只同时启航,比喻百舸争流、竞争激烈的场面。
  9. 归帆点点:描写夕阳下渔船返航的宁静景象,常用于田园诗。
  10. 断梗飘蓬,孤帆远影:比喻漂泊无依的人生状态。

这些成语和短语大多围绕“航行”主题展开,赋予“帆”以生命力与象征意义。

“帆”字组词(20个)

以下是“帆”字组成的常用词语,涵盖生活、交通、体育、文学等多个领域:

  1. 帆船
  2. 帆布
  3. 帆板
  4. 帆具
  5. 帆篷
  6. 帆樯
  7. 帆影
  8. 扬帆
  9. 启帆
  10. 征帆
  11. 归帆
  12. 云帆
  13. 孤帆
  14. 风帆
  15. 船帆
  16. 帆桁
  17. 帆索
  18. 帆脚
  19. 帆桅
  20. 帆海

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帆”的实际用途,也拓展了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文章总结

“帆”是一个结构简洁却意蕴深远的汉字。它以“巾”为形旁,表明其材质属性;以“凡”为声旁,提示读音,同时也暗含“平凡中成就非凡”的哲理。

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帆”见证了中国古代航运的发展历程,也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李白的“孤帆远影”到韩愈的“无因帆江水”,再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誓言,“帆”早已超越物质形态,升华为一种精神符号——象征着启程、奋进、自由与希望。

在姓名学中,“帆”因其美好的寓意和流畅的发音,成为家长为子女命名时的优选之一。它寄托了一帆风顺的愿望,也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人生的风浪。

无论是在字典解释、古典文献,还是诗词歌赋与日常用语中,“帆”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文化张力。它提醒我们:哪怕是一块普通的布,只要敢于迎风展开,也能推动巨轮驶向远方。

正如人生之舟,唯有扬帆,方能远航。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