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畈字的含义解析,畈字组词典故,畈字诗词解读

畈字的含义解析,畈字组词典故,畈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28 更新日期: 2025-10-23 05:56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哲思。今天,“易德轩”为您深入解析一个虽不常见却颇具乡土气息的汉字——“畈”。这个字不仅蕴含着农耕文明的印记,更在地名、量词乃至人名中悄然延续其生命力。让我们从多个维度,细细品味“畈”字的文化意蕴与实用价值。

中国文字意义

“畈”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从“田”部,表示其意义与田地密切相关;声旁为“反”,提示其读音接近“fǎn”,但在现代汉语中读作“fàn”,属去声。本义指成片的平畴沃野,即大片相连的农田,多用于描述开阔、平坦的耕地景象。

根据《字汇》记载:“畈,田畈,平畴也。”可见其核心含义是“成片的田地”。清人范寅在《越谚》中亦有“畈哩,田野间”的说法,说明该字在方言中广泛用于指代田野区域,具有浓厚的地方语言色彩。

此外,“畈”还可用作量词,如“一畈田”,用来计量大片相连的耕地,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土地单位的认知方式。这一用法至今仍在南方部分地区保留,尤其是在湖北、浙江等地的乡村口语中仍可听到。

“畈”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畈”字的普通话拼音为 fàn,音调为第四声(去声),发音清晰有力,带有下沉之感,与其所代表的广袤土地意象相契合。

从汉字五行属性来看,“畈”归属于行。虽然其部首为“田”,看似应属土,但根据传统姓名学中的五行划分原则,许多与灌溉、水利、稻作相关的田地用字,因其依赖水源滋养作物,常被归入“水”行。“畈”多指适宜种植水稻的平畴良田,需引水灌溉,故划归为“水”行,象征润泽、流动与生机。

在命理起名中,若命主八字喜水,则使用“畈”字可起到补益作用,有助于增强智慧、流通气运,尤其适合生于燥热季节或缺水格局之人。

“畈”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尽管“畈”不是常见的取名字用字,但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它仍具备一定的命名价值。首先,“畈”寓意丰饶、富足、根基稳固,象征拥有广阔田产、生活安定,体现出对五谷丰登、家业兴旺的美好祝愿。

其次,由于“畈”多用于村镇名称,如“白水畈”、“周党畈”等,因此用此字起名也暗含乡土情怀与家族根源意识,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与传承之意。对于出身农村或重视农耕传统的家庭而言,以此字入名,既有纪念意义,也寄托了勤劳务实、脚踏实地的品格期许。

再者,作为五行属“水”的字,它也能平衡命局中火旺或土亢的情况,调节阴阳五行之和谐。虽不常见于现代人名,但若巧妙运用,可使名字别具一格,兼具文化底蕴与自然气息。

“畈”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据《康熙字典》记载:“〈午集上〉【田字部】頁760第10 【廣韻】【集韻】【韻會】方願切【正韻】方諫切,𠀤音販。”这表明“畈”古音近“贩”,可能因语音演变而定型为今音“fàn”。

进一步释义为:
【廣韻】田畈 —— 指成片的田地;
【集韻】田也 —— 泛称田地;
【韻會】平疇也 —— 特指平坦开阔的耕地。

由此可见,“畈”在古代文献中已有明确界定,既是地理概念,也是农业术语。其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南方多水田地区,反映了当时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形态。

现代字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也将“畈”列为名词和量词双重身份:作为名词时,专指大片田地或用于地名;作为量词时,则用于计量连片的耕地,如“一畈田”、“三畈地”等。

“畈”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虽然“畈”未见于《说文解字》,因其为后起字,大约出现于唐宋以后,随着南方开发与稻作农业发展逐渐进入书面语体系。但它在《广韵》《集韵》《类篇》《字汇》等后世韵书与字书中均有收录,显示出其语言地位的逐步确立。

《广韵·去愿韵》:“畈,田畈。”简明扼要地定义了其基本含义;
《集韵·去裥韵》:“畈,田也。”扩展为泛指各类田地;
《韵会》则进一步精准化:“平畴也”,强调其所指乃地势平坦、便于耕作的大片良田。

清代范寅《越谚》记录方言用法:“畈哩,田野间。”其中“畈哩”为吴语区口语表达,意为“在田野之中”,生动展现了该字在民间日常交流中的实际应用。

综观历代典籍,“畈”虽非经典核心汉字,却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地理、方言演变及地名文化的重要语料之一。

“畈”字有什么诗词内容

目前尚未发现古代诗词中有直接以“畈”字入句的经典作品。这与其作为地域性强、口语化程度高的地名用字有关,较少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吟咏之中。然而,在近现代乡土文学与地方志诗歌中,“畈”开始显现身影。

例如,在描写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民歌或新诗中,偶可见到如“绿秧铺满一畈田”、“春风拂过黄沙畈”之类的句子,用以描绘春耕时节田野辽阔、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类诗句虽不出自名家之手,却真实反映了“畈”所承载的农耕意境与空间美感——那是属于泥土与季节的语言,是劳动者眼中的大地诗篇。未来随着地域文化的重视,或将有更多诗人以“畈”为题,书写属于中国乡村的土地记忆。

和 “畈”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经查阅各类成语词典,目前并无含有“畈”字的固定成语。这是由于“畈”本身属于低频使用字,且主要用于地名与量词,不具备抽象化、比喻化的引申功能,难以融入成语结构。

成语通常由四字构成,讲究对仗、押韵与典故性,如“风和日丽”“画龙点睛”等,而“畈”字语义单一,局限于具体地理概念,缺乏多义性与修辞张力,因此未能参与成语的形成过程。

不过,在某些地方俗语或农谚中,可能存在类似“一畈青苗,万家希望”之类的口头表达,虽非正式成语,但也体现了一定的语言生命力与文化温度。

“畈” 字组词(20个词)

以下是基于“畈”字的常用组合词语,涵盖地名、农业术语及口语表达:

  1. 田畈
  2. 畈田
  3. 一畈田
  4. 白水畈
  5. 黄沙畈
  6. 周党畈
  7. 大畈
  8. 高畈
  9. 石畈
  10. 李家畈
  11. 张家畈
  12. 刘家畈
  13. 畈地
  14. 山畈
  15. 平畈
  16. 畈区
  17. 畈乡
  18. 畈村
  19. 畈里
  20. 冲畈

这些词汇大多用于村镇命名或描述地理特征,体现出“畈”在中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地区广泛的地名应用。

最后的文章总结

“畈”虽非高频汉字,却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农耕土壤之中。它既是一个地理标识,又是一种文化符号,连接着土地、人民与历史。从《康熙字典》到现代方言,从村镇命名到量词使用,它默默诉说着关于丰收、家园与劳作的故事。

在姓名学中,它虽少见,但五行属水、寓意丰饶,不失为一个富有深意的选择。尽管没有进入成语体系,也鲜见于古典诗词,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却不容忽视。

每一个带“畈”的地名背后,都曾有一代代人在那片土地上耕耘、繁衍、生息。正如“畈”字本身——九画简洁,却承载万千亩良田的梦想。

通过本期解读,我们希望您不仅能认识“畈”字的形音义,更能感受到汉字背后那份来自大地的厚重与温情。汉字之美,正在于此: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