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礅字的含义解析,礅字组词典故,礅字诗词解读

礅字的含义解析,礅字组词典故,礅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6 更新日期: 2025-09-21 06:05

中国文字意义

“礅”字属于汉字中较为少见但具有特定意象的字,其本义为粗大而厚重的整块石头。这个字从“石”部,表明与岩石、石材密切相关;右半部分为“敦”,既表音也表义。“敦”本身有敦厚、厚重之意,因此“礅”字整体传达出一种稳重、坚实、不可动摇的形象。

在实际使用中,“礅”多用于建筑或工程语境中,如桥礅、石礅、磉礅等,指支撑结构用的大型石构件。这类石头通常被精心雕琢或自然成型,承担着承重和稳固的作用。因此,“礅”不仅是一个描述物体形态的字,更蕴含了坚固、耐久、承载的文化象征。

“礅”字读音和五行是什么

“礅”的普通话读音为 dūn,声调为第一声(阴平),发音清晰有力,与其所代表的沉重、稳固之意相契合。

从汉字五行属性来看,“礅”字以“石”为偏旁,而“石”在五行中属。土主信、主稳、主承载,象征着安定、包容与根基。因此,“礅”字的五行归属为,进一步强化了其厚重、踏实、可靠的特质。

在姓名学中,五行属土的字常用于平衡命理中土元素不足的情况,尤其适合希望增强稳定性、事业基础或健康运势的人使用。

“礅”字用来起名有什么意义

虽然“礅”不是常见的人名用字,但在特定情境下用于取名时,具有非常独特且深刻的寓意。

首先,“礅”象征坚定不移、沉稳厚重的性格特征。将此字用于名字中,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脚踏实地、意志坚定、能扛重任之人的美好愿望。

其次,在风水与命理角度,“礅”作为土属性字,有助于增强个人的根基运、事业运和健康运,特别适合八字中喜土或需要补土者使用。

此外,“礅”还暗含守护、支撑、中流砥柱之意,可用于表达对孩子将来成为家庭支柱、社会栋梁的期许。尽管该字略显刚硬,若搭配柔和字眼,如“文礅”“雅礅”“安礅”等,可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使名字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温润。

“礅”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字典资料,“礅”的基本释义如下:

  • 拼音:dūn
  • 部首:石(表示与石头相关)
  • 笔画数:17画
  • 结构类型:左右结构(左为“石”,右为“敦”)
  • 五笔编码:gSYM(郑码)
  • Unicode编码:U+7905
  • GBK编码:ED E2

其核心含义是:厚而粗大的整块石头,常用于建筑构件,如桥礅、石礅、磉礅等。这些词语均指向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大型石块,强调其实用性和稳固性。

在《现代汉语词典》及古籍工具书中,“礅”被视为“墩”的异体字或方言写法,但在某些地区或专业领域仍保留独立使用习惯,尤其是在建筑术语中更为正式。

笔顺编号为:13251412515213134,书写时应注意左右比例协调,左侧“石”部紧凑,右侧“敦”部舒展,整体结构稳健大方。

“礅”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虽然“礅”未见于《说文解字》正文中,但可通过其构成部件进行溯源分析。

“石”为部首,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石,山石也。象形。”表示自然界中的岩石、矿石,象征坚硬、恒久。

“敦”在《说文解字》中有载:“敦,怒也,诋也。从攴,𣪊声。”后引申为敦厚、诚恳、厚重之意,如《礼记·大学》云:“必诚其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其中“敦化”即指德行深厚。

结合二者,“礅”虽非先秦经典常用字,但从构形上看,实为会意兼形声字——以“石”明类属,以“敦”示音兼表义,合起来即如敦般厚重之石

在《集韵》《广韵》等韵书中,“礅”音同“墩”(都昆切,dūn),注为“石基也”,即石质基础,多用于柱下、桥基之下,起到承重作用。由此可见,古代工匠对石材的应用已有精细分类,“礅”专指此类功能性大石。

“礅”定有什么诗词内容

目前现存古典诗词中,直接使用“礅”字的作品极为罕见,因其为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较少进入文学抒情语境。然而,在描写园林、桥梁、庙宇等建筑题材的诗文中,可以找到与其意境相通的诗句。

例如明代诗人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有句:“乱峰回合日争辉,石齿嶙峋水怒飞。”其中“石齿嶙峋”描绘巨石耸立之态,与“礅”的雄浑形象相近。

又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提及园林布石:“叠石为山,凿池引水,石欲怪而灵,礅欲稳而朴。”此处虽未直书“礅”,但“稳而朴”三字精准概括了“礅”的美学特质——不求奇巧,贵在厚重踏实。

近现代一些地方志或碑铭文献中偶见“礅”字出现,如某桥头碑文:“桥成于乾隆三十一年,基石深埋,礅固梁坚,历百年风雨而不倾。”可见“礅”常用于记录工程坚固之实,体现古人对建筑质量的重视。

和 “礅” 字相关的成语有那些

经过查阅权威成语词典,目前尚未收录包含“礅”字的成语。这主要因为“礅”为具体实物名词,且使用范围较窄,不具备广泛比喻或抽象延伸的功能。

不过,有一些与“礅”意义相近的成语,可用于辅助理解其文化内涵:

  •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正如石礅深植于地。
  • 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如同巨大的岩石,与“礅”的物理特性一致。
  •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能支撑局面的人或事物,恰似桥礅屹立水中。
  • 稳如泰山:形容极其稳定,与“礅”所象征的沉稳气质相符。
  • 铜墙铁壁:虽材质不同,但强调防御性与坚固性,可类比“礅”的防护功能。

虽然没有直接含“礅”的成语,但这些成语共同构建了一个坚固、稳定、承重的意义场域,正是“礅”字精神内核的延伸。

“礅” 字组词(20个词)

  1. 石礅
  2. 桥礅
  3. 磉礅
  4. 柱礅
  5. 门礅
  6. 碑礅
  7. 塔礅
  8. 房礅
  9. 基礅
  10. 地礅
  11. 护礅
  12. 河礅
  13. 堤礅
  14. 岸礅
  15. 路礅
  16. 灯礅
  17. 雕礅
  18. 古礅
  19. 青石礅
  20. 花岗岩礅

以上词汇大多出现在建筑、工程、考古或地理描述中,体现了“礅”作为结构性石材的广泛应用场景。其中“门礅”又称“门墩”,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常见的装饰性构件,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最后的文章总结

“礅”字虽不常用于日常交流,却承载着深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象征。它不仅是建筑中的重要构件,更是稳固、坚韧、担当品格的化身。

从字形上看,左“石”右“敦”,形声兼备,寓意明确;从音义上讲,读作 dūn,五行属土,适合作为增强稳定力的名字用字;从文化角度看,它连接着中国古代建筑智慧与审美追求。

尽管在诗词与成语中鲜少露面,但通过相关语汇与意象的延伸,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礅”所代表的那种沉默而强大的力量——不张扬,却不可或缺;不起眼,却支撑全局。

无论是用于命名,还是研究汉字文化,“礅”都是一个值得深入品味的字。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往往来自深处的沉淀与不动声色的坚守。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