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第字的含义解析,第字组词典故,第字诗词解读

第字的含义解析,第字组词典故,第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30 更新日期: 2025-08-08 05:48


中国文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凝结智慧的象征。本期我们将探讨“第”字的内涵与意义,从字形构造、音义演变,到起名寓意、诗词典故,全面展现这一汉字的文化魅力。

“第”字在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由竹字头与“弟”字组成,从字形结构来看,“弟”表示次第的本义,而“竹”则作为形旁,象征书写材料。《说文解字》解释为“弟声,本义次第、次序”,说明“第”字的本义是顺序、等级的排列。从“第”字在古代典籍中的使用来看,它不仅表示顺序,还引申为宅第、科第等社会等级制度的体现。

“第”字的拼音为“dì”,属于第四声,在普通话中读作去声。从五行角度来看,“第”字部首为“竹”,竹属木,因此“第”字五行属木。木主生长、上升之意,象征着秩序与条理的逐步建立,寓意人生道路循序渐进,步步高升。

在起名方面,“第”字因其“次序”、“等级”的含义,常被赋予进取与成就之意。在古代科举文化中,“第”字也象征功名与地位,因此在名字中使用,有希望子女循序渐进、稳中求胜之意。但“第”字在现代姓名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复合词中,如“第一”、“第二”等。

从字典与古典文献的解释来看,“第”字最早见于《小尔雅》、《释名》等典籍,表示“次也”,即顺序。《康熙字典》进一步解释“第”为“次第也”,并引《左传》、《史记》等文献中的用例说明其在古代语境中的多重含义,包括等级、宅邸、科举等。《说文解字》指出“第”本作“弟”,后来加“竹”以强调与书册顺序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第”字在《左传》、《史记》、《梦溪笔谈》等典籍中频繁出现,既有表示顺序的意义,也有用于宅第、科举等特定语境的用法。例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意为“您只管重金下注,我便能让您取胜”,体现其“但、仅”之意。《梦溪笔谈》中“第二板已具”则展现了其表示顺序的功能。

“第”字虽然未见于传统诗词中作为独立意象,但在文人作品与典故中多有体现。例如“楚国第我死”出自《左传》,意为“我死后谁可胜任”,体现其等级排序的含义;“第一流”、“第二把手”等现代词汇也源于“第”字的次序意义。

与“第”字相关的成语较少,但其词义广泛影响了许多现代成语与表达,如“名列前茅”、“首当其冲”、“次第开放”等,都体现了“第”字关于次序、等级的核心含义。

“第”字的组词形式丰富多样,例如“第一”、“第二”、“等第”、“宅第”、“及第”、“落第”、“次第”、“第宅”、“第宇”、“第功”、“第品”、“第名”、“第歇”、“第塔”、“第位”、“第令”、“第歇”、“第宅”、“第舍”、“第宇”,这些词语都围绕着“次序”、“评定”、“住宅”等核心含义展开,构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

综上所述,“第”字作为汉字中一个承载秩序与等级的符号,其形声构造与多重释义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等级秩序与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用于人名、成语,还是在典籍与日常用语中,它都传递着一种循序渐进、有序发展的哲理。通过了解“第”字的内涵,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在日常语言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