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姓名知识 / 紞字的含义解析,紞字组词典故,紞字诗词解读

紞字的含义解析,紞字组词典故,紞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姓名知识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7 更新日期: 2025-07-08 05:48

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紞”字作为汉字之一,虽然较为冷僻,但其背后的意义却丰富而深远。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紞”字进行详细解析。

在现代汉语中,“紞”读音为 **dǎn**,属平声。根据《康熙字典》注音,“紞”音同“眈”,属于古音体系中的一部分。关于其五行属性,并未有明确记载,但从偏旁部首来看,“紞”从糹,与丝织物有关,可推测其五行或属金、木之间,偏向细腻、柔顺之气。

“紞”字用于起名时虽不常见,但若能结合命理与文化背景加以运用,则能体现一种别具一格的命名艺术。因其义多与礼制、丝带、击鼓声相关,象征秩序、节奏与庄重,适合用于寓意稳重、有节制、富于礼仪的名字之中。

据《说文解字》记载:“紞,冕冠县塞耳者。”意思是说,这是古代帝王或贵族戴的冠帽上用来悬挂玉瑱(即充耳)的丝绳。古人佩戴冠冕时,以丝绳系玉垂于耳边,用以提醒君主不可妄听谗言,具有警示之意。《国语·鲁语》中亦载:“王后亲织玄紞”,表明此物不仅限于男性贵族,女性亦参与制作,象征身份尊贵与礼仪严谨。

另外,“紞”也可指缝在被角的丝带,用以识别被子的头尾方向,体现出古人生活中的细致与讲究。此外,在古诗文中,“紞”还作象声词使用,形容击鼓的声音,如《晋书·邓攸传》中有“紞如打五鼓”一句,描绘了晨鼓敲响的情景,增添了一份时间流转与人生作息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集韵》《韵会》《正韵》皆将其音注为“都感切”,音近“眈”。在《左传·桓二年》中提到“衡紞纮綖”,其中“紞”指的是冠冕两侧垂下的装饰物;《仪礼》中则提到“緇衾赬裏無紞”,说明在丧葬礼服中亦有其用途;而《礼记·丧大记》则进一步解释“紞以组类为之,缀之领侧”,表明它也是一种衣饰标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可以看出“紞”在古代不仅是实用物件,更是一种礼制象征。

尽管“紞”字没有直接出现在著名诗词中,但在一些描述礼乐制度或宫廷生活的作品中,常能看到与之相关的意境和意象。例如描写晨钟暮鼓的诗句中,就隐含了“紞”所代表的那种节奏感与仪式感。

与“紞”字相关的成语并不多见,因它本身属于较生僻字,但我们可以从其含义出发联想:例如“鼓乐齐鸣”可与其击鼓之声相对应;“礼仪周全”可反映其在服饰制度中的作用;“一丝不苟”则可用于引申其作为丝带的精细特质。

以下是“紞”字的一些组词示例:
1. 纮紞
2. 衡紞
3. 玄紞
4. 绅紞
5. 缯紞
6. 丝紞
7. 礼紞
8. 冠紞
9. 悬紞
10. 垂紞
11. 青紞
12. 白紞
13. 紞纩
14. 紞帢
15. 紞囊
16. 紞带
17. 紞佩
18. 紞纹
19. 紞声
20. 紞鼓

综上所述,“紞”是一个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象征的文字。它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服饰配件,又是礼仪制度的体现,甚至还是音乐与语言表达的媒介。了解这样一个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器以载道”的深刻理念,也体现了汉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承载思想与美学的艺术品。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