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企业起名 / 个人改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个人改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企业起名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7 更新日期: 2015-05-24 17:28

个人改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最初接触到的就是对方的名字,一个好的名字往往会给以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一个一般的名字往往留不下很深的印象。有时一个名字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国历史有不少因为名字走运或背运的轶事;有些虽然近于荒唐,但从中却可以窥见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清顺治十六年,昆山人徐元文殿试成绩不错,但并不是优等。只因为顺治帝认为他的名字好,本人也仪表堂堂,便钦点他状元。乾隆五十年,乾隆帝在审阅主考大臣呈上的前十名试卷时,发现有一个叫胡长龄,不仅欣喜异常,钦点胡长龄为状元。原来,清朝流治者是北方游牧民族,即“胡人”;而乾隆帝此时已 79 岁,正向往长寿,所以要借这个名字求个吉兆。光绪三十年,直隶人刘春霖参加殿试,成绩平平,本来取在本等,因为他的名字“春霖”是“春雨”之意,再加上他的姓与“留”字谐同,恰与慈禧太后希望自己思泽永垂、流芳百世的心境相合,便将他升为状元。


  也因为名字而倒霉的,明嘉靖二十三年,原先预定的状元是吴清,只是听起来像是“无情”,无情无义怎么能做状元?于是只好撤换,吴清便做了自己名字的牺牲品。无独有偶,永乐二十二年,殿试的结果,状元是孙日恭,榜眼是邢宽。可是发榜时,邢宽成了状元,孙日恭成了第三名。原来,日、恭二字连在一起是“暴”字,永乐帝认为不祥,便让他屈居第三。那么谁做状元呢?永乐帝觉得邢宽这个名字好,“邢”政宽和,必得人心,于是便让邢宽取而代之。清同治七年,江苏人王国钧殿试成绩优异,被初定为一甲。但慈禧太后觉得他的名字与“亡国君”谐音,太不吉利,便将他打入第三甲。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