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历换算万能表
大凡搞预测学的都须要‘干、支’这个工具,‘干支纪年’是从我国夏朝流传下来的纪年法,故又称‘夏历’,后又称‘农历’,‘阴历’。而从新中国建立后,使用的是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如今年是公元2011年。那么公元元年在我国历史上又是哪朝哪代呢?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元年正好是我国西汉汉元帝刘衎登基的年号‘元始元年’,合夏历是辛酉年;换句话说,汉元帝登基当皇帝那一年,距今已是2011年了。为了解决‘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矛盾,余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得出【阴、阳历换算万能表】,可以得出公元前、公元后任意年的阴历‘干支纪年’,不用查‘万年历’。余不愿独享,特献于世人。
元前 元后 | 57 4 | 56 5 | 55 6 | 54 7 | 53 8 | 52 9 | 51 10 | 50 11 | 49 12 | 48 13 |
干支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元前 元后 | 47 14 | 46 15 | 45 16 | 44 17 | 43 18 | 42 19 | 41 20 | 40 21 | 39 22 | 38 23 |
干支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元前 元后 | 37 24 | 36 25 | 35 26 | 34 27 | 33 28 | 32 29 | 31 30 | 30 31 | 29 32 | 28 33 |
干支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元前 元后 | 27 34 | 26 35 | 25 36 | 24 37 | 23 38 | 22 39 | 21 40 | 20 41 | 19 42 | 18 43 |
干支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元前 元后 | 17 44 | 16 45 | 15 46 | 14 47 | 13 48 | 12 49 | 11 50 | 10 51 | 9 52 | 8 53 |
干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元前 元后 | 7 54 | 6 55 | 5 56 | 4 57 | 3 58 | 2 59 | 1 60 | 60 1 | 59 2 | 58 3 |
干支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1、
2、
3、
解:2011 ÷ 60 = 33------31
例题二:求赵匡胤在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当皇帝,是阴历何干支年?
解:960 ÷ 60 = 16------0
答:余数是0即60,查元后60对应的是庚申年。
例题三:求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纣建西周,是阴历何干支年?
解:1046 ÷ 60 =17------26
注意:天干地支排列组合一次叫‘一个甲子’,又叫‘六十花甲’;也即一个甲子等于60年,一个花甲等于1年。‘甲子’与‘花甲’的概念不能搞混了。每格余数之和等于61,如4和57指的都是甲子,即4是公元后某年的甲子,57是公元前某年的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