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公司起名 / 端午节:喝雄黄、戴香囊!

端午节:喝雄黄、戴香囊!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公司起名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4 更新日期: 2016-06-28 11:09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是具有两千多年的古老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国内的许多民族和全世界的华人以及亚洲部分国家用各自富有特色的方式度过,各地过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挂香包、佩香囊是最富于人文美学和温馨气息的习俗之一,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和科学意义。《岁时杂记》中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端午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也称香荷包、香包。母亲们用彩色布料一针一线缝成各种款式和造型,绣上花草鱼鸟等吉祥图案,内装艾叶、仓术、白芷、雄黄等中草药。每年农历五月五是初夏来临,气温变暖,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各种生物开始兴盛,古代由于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杀菌作用的香包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不但可爱好看、好玩、好闻,而且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更寄托了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与祝福。挂着五福香包的小孩子在端午节这天到处跑动玩耍,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并由此将香包逐渐延变为一种富有美感和吉祥寓意的传统饰品。
2008年中央政府首次将端午节等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意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千年民间习俗。

《白蛇传》中,许仙受和尚法海蛊惑,于端午节诱劝白娘子喝下雄黄酒,迫使白娘子现出蛇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端午节这一天呢?因为这一天是五月的“毒日”,吃粽子、挂菖蒲、艾草、戴香囊、喝雄黄酒等不仅只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有着强身健体的保健意义。









































门前挂艾草菖蒲能“避邪”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即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此月多灾多难,先人因此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避“五毒”就是过端午节的初衷。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据说老虎能够威慑百虫驱邪辟瘟。传说菖蒲形状如箭,可以辟邪,人们便用菖蒲做箭,插于门楣,具有驱鬼退魔的功效,俗称“蒲箭斩千妖,艾旗招百福”。

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且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除了驱蚊,艾草菖蒲还可“避邪”,邪为中医里的病邪之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在内的六淫,这都是致病的因素,将艾草、菖蒲挂于门前或屋内,其散发的草药香除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洗浴“兰汤”清热解毒

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还要沐浴兰汤。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用煎菖蒲、艾草等中草药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毒,对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若是不便泡浴,可将其放入水中煮半小时,然后用水擦身即可。除了悬挂、沐浴,还可以将艾叶燃烧熏烤,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艾草里有种芳香物质,可以活血通络,以艾熏烤、驱毒的古老的方法早在华佗扁鹊时代就采用。许多人在夏日常点医用艾条,或是用艾草梗熏房间,既可驱蚊,对于预防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效果不错。”

端午食俗

雄黄酒可用黄酒替代

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蛇就是在端午节的雄黄酒下现了原形。千年修练的道行尚且抵不住端午节雄黄酒的威力,对付一般的有毒小动物那就更绰绰有余了。因此,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不过,雄黄有毒,最好不要饮用。刘光瑞医师建议,如今可用黄酒替代,因为它是粮食做的,这些粮食本身就有养胃的作用,发酵成了酒以后,还有通经脉、行气血、去风湿、温脾胃、散风寒等作用。

女性端午可以多吃粽子

对于粽子的传说大家并不陌生,屈原投江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但在端午前后吃粽子,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经典的养生之道。“粽子主要由糯米组成,中医认为,糯米有养阴功效,初夏时节有的人很喜欢出虚汗,这往往是脾盛阳虚造成,常吃有止汗的租用。”刘光瑞医师介绍,多吃糯米还能“存阴”,这样夏天就不容易中暑,特别是女性,阴不足则容易导致月经不调、心情烦躁,进而造成内分泌失调。因此,趁着端午,女性可以多吃些糯米做的粽子。

佩戴香囊防止蚊虫叮咬还养生

古时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称为“缠五色丝”。

如今,由缠五色丝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在家自制香囊时,可用艾叶、菖蒲、菊花、薄荷叶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或车内。这几味中草药有散风驱寒、通九窍、扶正气的功能,并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戴着能防止蚊叮虫咬,改善神疲乏力等不适,还可以预防感冒。

下面介绍端午节的香囊中药配方
防文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
传统香包惯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泽兰、艾叶,磨研、提炼成粉状,缝制成香包
驱蚊虫的功效:

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在民间,用艾草燃烧驱蚊是很常用的,艾草烧后其实还是蛮香的,还有一定的安神、暖人肠胃的作用,睡觉也一定很香甜。”
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不仅能驱蚊蝇、虫蚁,还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
泽兰:入肝、脾两经,活血祛瘀,通经利水,更是妇科良药
儿童防感冒
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
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解春困
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

端午常见方:
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胡庆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ài)300克;


方回春堂: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陈皮150克;


华东医药有限公司参茸分公司: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檀香100克、陈皮100克;


武林药店:白芷30克、陈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
藿香,艾叶,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半月到一个月换一次


豫西山区端午节香囊配方:甘松 100克三奈 60克 白芷 60克 苍术 60克
高良姜150g,佩兰、桂皮各50g,冰片20g。
雄黄60g,菖蒲80g,桂皮50g,朱砂20g。
川芎、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g。
山奈100g,雄黄20g,冰片10g,樟脑10g。


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
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
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


川芎闻鼻散
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三香散
功用:防治四时流【百度】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山奈苍术散
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冠心病外用药袋

功用:防治冠心病
药物: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适量。
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
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


辰砂囊
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
药物:辰砂适量
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
出处:《本草纲目》

雄黄嗅鼻散
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
药物:雄黄适量
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

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香囊配方

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做一个香囊,制成后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头部周围形成一个立体的气体空间,充满了香囊散发出的复合型香气。
香囊原料
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


香囊做法
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120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
把所有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如果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