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 / 公司起名 / 某深山修道者的实修感悟

某深山修道者的实修感悟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公司起名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6 更新日期: 2016-06-01 14:18

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知足常乐,不能有一点虚伪心、嫉妒心、嗔恨心、贪财心、贪色心,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修道就是修的这颗心,只有把心中的所有垃圾都清扫干净了,才能真正入定。

  

一些人贪心、私心、嗔恨心还有一点,但是在一定环境下,受环境影响,他可以暂时放下贪心、私心、嗔恨心,暂时忘记烦恼,也能短暂入定,但不能坚持很长。贪心、私心、嗔恨心重的人,烦恼就重,即使环境再好,他也不能入定,连入静都做不到!

  

要真正做到看破红尘,真正从内心放弃人世间的富贵、恩爱,才能放下一切,自然就没有烦恼,自然就能够入定。所以当官的放弃官位、经商的放下家产,一心去修道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心想发财、成名的人,比一般人贪心还重,还没有从内心放弃人世间的富贵、恩爱,怎么能够做到内心清净、入静入定呢?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很困难,你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知道了而没有同情心、没有想办法帮助他,那你也修不成。至于为什么,自己去悟。

  

平等对待富贵人和贫贱人,不因人富贵而想巴结他,不因人贫贱而看不起他,对任何人没有牵挂,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太多的情,对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记仇,以慈悲心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够舍弃自己去帮助他,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达不到无人无我,入定后种种幻觉都来了,亲人来了,仇人也来了,没有不动心的,看到亲人就产生欢喜心,看到仇人就产生仇恨心,看到金钱、美女更容易动心,一动心就要出问题,甚至走火入魔。所以,做不到无人无我,是不行的。

  

行住坐卧都是练,一天24小时都是练,练的是心,要去掉各种不好的心,培养好的心。  

  

心不练,打坐定不住,有什么用?心练好了,一打坐就能入定。

  

肚里事少了,嘴里话少了,睡觉少了,修行就有层次了。修到一定地步,是不需要睡觉的,睡觉就是入定。

  

忠于国家、忠于职责,孝敬父母,常怀慈悲心待人,就是修道,就是合道。为人类谋福利,为世界谋和平,不谋私利,一心为公,就是大忠大孝。只有达到大忠大孝标准,才能达到无人无我境界,才能去实践结丹。

  

既要孝养父母,又不能对自己的亲人有太多的情,是不是矛盾?该怎样处理?各位自己想。

  

不把内心清扫干净,去掉贪财心、贪色心、虚伪心、嫉妒心、嗔恨心,是达不到无人无我境界,是学不成的。

  

修是为百姓造福,修个什么都不管不问,有啥用?  

  

遇不到高人点化,说明自己还有不足,需要继续努力。如果真的是诚心求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真的达到一定的地步,肯定会遇到高人。



上师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们。我们过关了,不用去找上师,上师自然会来找我们的……



(附)居士林:《西游记》讲述人心灵修炼的旅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促使我们去寻求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根祖文明,它不是宋明的文明,也不是汉唐的文明,而是形成了这些文明的华夏民族尧舜禹炎黄的根祖文明。这是中国文明要复兴的唯一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我们老祖宗到底给我们民族留下了什么?通过遗传密码破译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在哪里?

我们应该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传密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所有能够让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血脉继承下来。我们要牢记中国文化,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把老祖宗的文明复兴过来,学会老祖宗的智慧。这种智慧使人完全可以做的更像一个人,或者说人完全可以摆脱掉一个叫做禽兽的东西更加像一个人,即所谓圣贤、神仙、佛祖。我们老祖宗教我们做圣贤,他们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样板,那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佛,这是《西游记》要给我们灌输的最根本的思想。心命双修,就是我不仅要修心还要修命。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西游记》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猴子其实就是人的心灵,是所有人的心,是谦卑的心,是愚拙的心,所以《西游记》的原形是性命归置。性是心,性命是生命,性是孙悟空,命是猪八戒,这是双修。这两个人缺一不可,性离不开命,命离不开性,性命双修之后是万神。心也修命,即我们今天讲的身心健康。“性命双修,万神归旨”是全真道的经典。我们在《西游记》中找到一个原型唐僧,并不是说《西游记》当中的唐僧就是现实中的真人。《西游记》中的唐僧跟现实中的唐僧截然不同,《西游记》写的全是心路的历程,是一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的心路历程。

《西游记》中性命归旨的第一副图便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位圣人。儒道佛三教的最高祖师爷就是三教圣人,这三个圣人是《西游记》当中最根本的三个代表,而这三个代表是通过孙悟空来体现的。因为孙悟空先做的是齐天大圣,圣人;后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做了三界里的人,一个山一个人和在一起便是一个“仙”字;而最后成就的是圣佛——斗战胜佛,所以孙悟空一个人完成了圣仙佛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三个角色,这三个阶段完成一个人的心路历程。用三句话来说就是,《西游记》用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通过道家逍遥出世的修炼智慧,达到佛教四大皆空的境界,这就是儒释道在《西游记》当中的最大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佛,佛是不是的意思,不是人即是佛。我们又称佛教为“释家”,因为佛祖叫释迦牟尼,佛祖是印度人。释,就是放下,放下“入世”和“出世”的区别,放下“为圣”与“为凡”的区别,求得一般清静自在,这是佛让我们追求的境界,《西游记》给我们揭示的奥妙也在于此。

中国文化无处不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师傅叫唐三藏,是因为佛教的经典有三藏,而且历史上有很多三藏法师,因此唐三藏不是专有名词。实际上,心脏、肾脏和脾脏,就是这三个脏,和起来叫就成了“唐三藏”。我们常说的佛光普照,最关键的就是四句话,即“三藏之窍,窍中有妙,妙窍齐观,是为普照”。就跟中国人写太阳的日,日里面一定有一个点,就像中国人写的中国的中,在那个口里头一定要有一竖,这就叫妙。我们常说奥妙奥妙,什么叫奥呢?空空洞洞的地方就叫奥,叫深奥,里头是空的才叫奥,奥里头必须有东西才叫妙,所以说叫奥妙奥妙。无有,就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奥而生妙就叫奥妙。把无和有一块看,把奥和妙一块看,所以中国人的观念是和平的观念,是和谐的观念。

再说取经,取经的经乃是修行的总路径,取来的经就是路径,就是过程。所以取经不是目的,而取经的过程才是目的,三脏要和谐才能够到西天。孙悟空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我们的心是我们叫的灵魂,所以中国人讲的心跟西方人讲的心脏是两个概念。心就是中心,中心就是灵魂,一个人必须有灵魂。消灭所有的妖魔鬼怪达到一个整体的解脱,而所取之经则在人们心中。

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翻个跟头有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是我们心中的十种恶念、八种邪念,只有心中是善良的时候,西方才会去此不远。只要你我心中是善良的,那么西方就在你我心中不远,所以到达西天的是心地善良的人,《西游记》写出了哲学的最高境界,什么时候作恶什么时候作善就是一念之间。

《西游记》展现给我们大家的深意在于:取经只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完善了心灵的修炼,最后成就了我们自己,完善了我们的心身。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