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为子名的习俗
孩子出生后,总要有人为之取名。那么,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由谁来取名最有权威呢?
可以肯定,原始社会初期,由母亲为孩子取名。因为当时的人们仅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亲为之命名乃责无旁贷。《史记•周本记》说到周的始祖后稷,其名曰弃,正是他母亲姜嫄为之取的。只可惜我国上古时期保存下来的此类史料少得可怜。另外,我们读《左传》时,仍能看见母亲为孩子取名的遗风:“早年郑武公从申国迎娶一宫女叫‘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降生时脚先出,使武姜感到很惊讶,因此就给他取名叫“寤生”(倒生)。
到了屈原时代,已经确立了父亲为孩子取名的绝对权威。《离骚》云: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做“灵均”;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的主要由父亲为子女命名的规则,在《左传》及西汉戴圣编定的《礼记》中都有详细的总结。从此,“父为子女名”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延续至今。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