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抄,形声字,从手,少声,本义为叉取。此字有多种含义,包括掠取、抢掠、抄写、搜查并没收等。
- 同本义:如叉取。
- 掠取、抢掠:以武力掠取财物。
- 抄写:将书或文章重新写出。
- 搜查并没收:如“抄家”,指没收家庭财产。
- 从侧面绕过去:如走近路。
-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 顺手牵羊拿走:如随手拿走别人的物品。
2. 字读音和五行
字抄的拼音是 chāo,五行属金。
笔画数为7,部首为扌。
3. 起名中的解析和意义
虽然“抄”字具有丰富的含义,但在起名中较少使用,主要因为其多与掠夺、抢夺相关联,可能给人负面印象。然而,在特定语境下,“抄”也可以体现快速、敏捷的特点。
- 象征迅速行动。
- 体现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
4. 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康熙字典》,抄的基本定义如下:
- 形声字,从手,少声。本义为叉取。
- 又可表示略取,誊写。
- 作为姓氏出现,明代有举人名为“抄思”。
此外,还有其他读音和释义,如“抄掠”、“抄写”等。
5. 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在古代文献中,抄有以下几种解读:
- 文辞: 杜甫诗中有“饭抄云子白”的诗句。
- 集韵: 抄掠也,楚绞切,音炒。
- 说文解字: 形声字,从手,少声,意为叉取。
6. 诗词内容
与“抄”相关的诗词较少见,但可以引用:
杜甫: 饭抄云子白。
这句诗描述了用餐时的情景,其中“抄”字体现了动作的敏捷。
7. 相关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抄”相关的成语:
- 抄近路:选择最近的路径。
- 抄袭:照搬他人的作品。
- 抄没:没收财产。
8. 组词(20个词)
- 抄写
- 抄袭
- 抄本
- 抄报
- 抄查
- 抄道
- 抄稿
- 抄化
- 抄家
- 抄近路
- 抄录
- 抄身
- 抄手
- 抄书
- 抄送
- 抄斩
- 抄起
- 抄斩重罪
- 抄波菜
- 抄小道
9. 总结
“抄”是一个形声字,本义为叉取,具有丰富的含义,包括掠取、抢掠、抄写、搜查并没收等。尽管其在起名中应用较少,但其象征着迅速行动和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在古代文献中,该字被赋予多种解读,且在诗词中也有一定的表现。了解“抄”字的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