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意义
“镳”(biāo),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汉字。根据《说文解字》等古籍记载,其本义为马嚼子,特指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此字由金属部件制成,形声结构,“从金,麃声”,体现了金属材质与声音特征的结合。
“镳”字读音和五行
拼音:biāo
笔画数:20
偏旁部首:钅
五行属性:金
在五行中,“镳”属金,象征坚固、锐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这一特性使得“镳”字在古代文化中不仅代表了实用的器具,还蕴含着一种刚强、进取的意义。
“镳”字在中国古典解说
根据《说文解字》,"镳,马衔也",即马口中的金属控制装置。《仪礼·既夕礼记》中有“约绥约辔木镳”的描述,表明镳作为骑具的一部分,在礼仪场合也有重要作用。
《盐铁论·散不足》提到“铁镳不饰”,说明当时人们对于镳的重视不仅仅在于其实用性,还有美学上的要求。
此外,《拟青青陵上柏》中鲍照写道“飞镳出荆路”,形象地描绘了骑士策马疾驰的情景;而《文选序》中萧统的“分镳并驱”,则表达了志同道合者共同前行的画面。
“镳”字用来起名的意义
由于“镳”具有坚定、勇往直前的寓意,因此在起名时可以赋予孩子勇敢无畏、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同时,因为它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所以也带有追求远大理想和不断前进的美好祝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生活中使用该字取名较为少见,可能会给人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
“镳”字字典说明
“镳”字的具体含义如下:
- 马嚼子:与衔合用,位于马嘴两侧,通常由青铜或铁制作,有时也会采用骨角材料,并且可以在上面系上銮铃。
- 乘骑:借指马匹。
- 其他:如成语“分道扬镳”形容两人各走各路;以及古代兵器同镖。
与“镳”字相关的诗词内容
- 鲍照《拟青青陵上柏》:“飞镳出荆路。”
- 萧统《文选序》:“分镳并驱。”
- 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虽未直接提及“镳”,但描绘了类似场景)
与“镳”字相关的成语
- 分道扬镳:比喻双方目标不同,各奔东西。
- 镳辔齐整:形容马匹装备齐全。
- 短兵相接,分镳并进:指战场上士兵们近距离交锋或团队协作奋勇向前。
“镳”字组词(20个词)
- 马镳
- 镳辔
- 铜镳
- 银镳
- 玉镳
- 金镳
- 铁镳
- 分镳
- 扬镳
- 镳镳
- 镳客
- 镳局
- 辔镳
- 鞍镳
- 飞镳
- 镳铃
- 镳链
- 镳带
- 镳革
- 镳具
文章总结
综上所述,“镳”这个字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是古代马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一种象征。通过理解“镳”的起源、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