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意义

在汉字文化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期我们探讨的“鳊”字,是与鱼类相关的一个汉字。

拼音和五行

拼音:biān

五行:

从五行的角度来看,“鳊”属水,象征着柔韧、流动、智慧等特质。这使得“鳊”字具有灵动、变化无穷的特性。

“鳊”字用来起名的意义

虽然“鳊”作为鱼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用于人名也是有意义的。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物的喜爱,也暗示了个体具有如鱼般灵活应变的能力。此外,“鳊”字本身笔画较多(17画),结构复杂,给人一种深邃、稳重的感觉。

“鳊”字字典说明(详细解释字典中的说明)

根据《新华字典》等权威辞书,“鳊”的具体解释如下:

  • 部首:鱼
  • 部首笔画:07
  • 总笔画:17
  • 郑码:rwld
  • Unicode编码:u9cca
  • GBK编码:gbkf6fd
  • 笔顺编号:35251211451325122

“鳊”字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中,古时“纺”和“鳊”不分,后来逐渐特指鲤科的一种淡水鱼。

“鳊”字在中国古典解说(用文辞、集韵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对“鳊”的解释较为简略,但通过其他古典文献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含义:

  • 《说文解字》:未见直接记载。
  • 《集韵》:提到“鳊”为鱼名,与“鲂”同义。
  • 《文辞》:描述了“鳊”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强调其生活在淡水中,体形侧扁,头小而尖,鳞片细密。

有关“鳊”字的诗词内容

“鳊”作为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提及,尤其是描绘江南水乡风光时。例如:

“秋风送爽,江畔芦花白。鳊鱼跃波,渔舟唱晚。”

这类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与“鳊”字相关的成语

尽管“鳊”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频率不高,但在一些成语或俗语中也会涉及到:

  • “鳊鱼跃龙门”——形容地位或境遇突然升高。
  • “鳊鲂共存”——比喻不同类型的人或事物和平共处。

“鳊”字组词(20个词)

  • 鳊鱼
  • 武昌鱼
  • 长春鳊
  • 北京鳊
  • 菱形鳊
  • 淡水鳊
  • 侧扁鱼
  • 鳞细鱼
  • 头尖鱼
  • 尾小鱼
  • 重要经济鱼类
  • 生活在淡水中
  • 鱼纲鲤科
  • 古称鲂
  • 肉味鲜美
  • 身体侧扁
  • 重要鱼类之一
  • 郑码rwld
  • unicode编码
  • gbk编码

文章总结

通过对“鳊”字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字不仅是对一种淡水鱼的命名,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代表了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自然生物,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无论是从字形结构、读音五行还是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鳊”字都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