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字形由“女”和“宀”组成,是一个会意字。“宀”象征房屋,“女”在房屋下,表示没有危险。因此,的基本意义是安定、安全、安稳。

2. 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字位于寅集上,宀字部,第282页第08行。字义如下:

  • 静也,从女,在宀下。(《说文》)
  • 徐也,止也。(《广韵》)
  •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注:安安,自然性之也。
  • 安汝止。(《益稷》)注:谓止于至善也。
  • 宁也,定也。(《书·皋陶谟》)
  • 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齐语》)
  • 危之对也。(《前汉·贾谊传》)
  • 佚乐也。(《礼·表记》)
  •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和好不争曰安。(《谥法》)
  • 安之于焉,犹何之于曷,音别义通。(《正字通》)
  • 姓氏:汉太守安成,唐安金藏。安期、安平,均为复姓。
  • 州名:春秋时郧国,汉属江夏郡,宋改为安州。

3. 起名意义

在起名时,字通常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希望孩子能够一生平安、安稳。具体来说:

  • 安定:希望孩子性格稳重,遇事冷静。
  • 安全:希望孩子能够远离危险,平安健康。
  • 安宁:希望孩子生活平静,无忧无虑。
  • 安详:希望孩子举止端庄,从容不迫。
  • 安逸:希望孩子生活舒适,享受人生。

这些美好的寓意使得字成为起名时常用的字之一。

4. 读音和五行

字的拼音为 ān,笔画数为6,部首为宀。在五行中,字属土,象征稳重、踏实、厚德载物。

5. 文字详解

字的具体解释如下:

  • 平静,稳定:安,定也。(《尔雅》)
  • 使平静,使安定: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 处理,放置,装设: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 存着,怀着:他安的什么心?
  • 治理:可以为富安天下。(《汉·贾谊·论积贮疏》)
  • 疑问词: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 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

6. 中国古典解说

在《说文解字》中,字被解释为“静也,从女,在宀下。” 表示女性在房屋内,没有危险,引申为安定、安全、安稳。

《尔雅》中说:“安,定也。” 强调了字的安定、稳定的含义。

《礼记·表记》中提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进一步阐述了字在道德修养上的意义。

7. 诗词内容

字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安定、安全、安宁等意境。以下是一些含有字的诗词: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风雨不动安如山。”
  • 《六国论》——苏洵:“然后得一夕安寝。”
  • 《琵琶行》——白居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8. 相关成语

字在成语中也非常常见,以下是一些包含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 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安居乐业:安稳地生活,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孟子·尽心上》)
  • 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安危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安全。(《左传·昭公五年》)
  • 安营扎寨:原指军队在新的驻地修筑营地工事,现泛指部队或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或安顿下来。(《三国演义》)
  • 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就像坐在车上一样。(《战国策·齐策四》)
  • 安分守己: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礼记·曲礼上》)
  • 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9. 组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含字的词语:

  • 安定
  • 安全
  • 安宁
  • 安详
  • 安逸
  • 安放
  • 安插
  • 安顿
  • 安抚
  • 安眠药
  • 安乐椅
  • 安身立命
  • 安土重迁
  • 安危与共
  • 安步当车
  • 安分守己
  • 安营扎寨
  • 安之若素
  • 安民告示
  • 安邦定国

10. 文章总结

字在中国文字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从基本的安定、安全、安稳,到更深层次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状态,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无论是起名、诗词、成语还是日常用词,字都承载着美好的祝愿和积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